第(3/3)頁 然后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fā)呆,沉溺在最后的感動之中。 “Sakura...沒能來到這里,聽到這首曲子,會成為你這一生中無法忘記的遺憾。” 本田仁美咬著嘴唇低聲呢喃道。 她相信自己的聲音,在這琴聲之下會被很好的遮掩。 那種旋律里飄蕩出的情緒,有如讓她置身于這個時節(jié)的蔚藍色的天空之下。 高空之上的低矮的云朵飄過,只要抬起頭便能感受到刺眼的陽光灑在臉上。 用手置放在眼前這檔,可以感受到某種透明的東西正從天空上垂下來一般,與自己融為一體。 大地的呼吸,天空的呼吸,開始與整個世界融為一體。 瀧一沉浸在“卡農”中,這世界的人是不知道“卡農”的存在的。 因為自己的降世讓這個世界的諸多事情與往前生活的世界出現了差別。 在那個世界里,當年年輕的帕卡貝爾,忍受著愛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創(chuàng)作出一組不朽的音樂,以紀念往逝的死者。 其中的一首變奏曲,就是后人所稱呼的D大調卡農。 準確地說,作為一種曲式名稱,卡農并非特指一首曲子。 其原意為“規(guī)則”,“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后出現。 造成此起彼落連續(xù)不斷的模仿”。 一如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纏綿至極。 在帕卡貝爾的卡農誕生后約三百年,好萊塢將其改編成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 那是卡農首次進入流行文化和大眾視野,至今魅力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作品。 卻也因此被美國作家保羅·O·福塞爾在其名作《惡俗》中列為惡俗音樂。 直至來到這個世界后,瀧一絲毫不減對卡農的熱愛。 在生命的某個幸福或不幸福時刻,仔細像現在這般演奏“卡農”。 向聆聽自己演奏的所有人,吐露其中包含的無窮音樂元素。 一種淡淡的憂傷油然而生,卻又攜帶著一絲甜蜜和安靜。 “Sakura...希望遠在東京的你,也能感受到這首曲子帶來的甜蜜和安靜。 初次在大家面前演奏它,雖然最想要讓它被聽到的你不在這里,覺得非常遺憾。 不過...如果以后有機會的話,我依舊希望你能聽到這首曲子。” 頂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