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坡道的兩端盛開著白色的櫻花。 循著道路登上坡頂,是一所略顯昭和時代風格的學校。 沼田市立沼田中學,白石麻衣的國中時代,是從這所學校開始的。 每當回想起在這所學校里,自己遇見了改寫其一生命運的人,時隔多年之后,緊張以及心動兩種屬性的激素,還會如同被喚醒一般,從身體的各處死角活過來。 更別說,當那種崇拜的情緒,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質變到了“喜歡”。 “與Taki桑第一次認識的時候,是在我的老家群馬縣,沼田市的秋季,我升為國中二年級的第一學期。” 回憶與現實的碰撞,形成兩個連天氣都截然不同的世界,像兩種顏色的瞳膜覆蓋在女孩的左右眼睛。 忘不了那個季節,我們就此長大成人。 長期的一段時間里,白石麻衣覺得自己所做出的的一切都可能會惹得身邊的女生不悅。 因為當地的男生們經常口口相傳她的外貌如何配得上“美人”一詞的稱謂。 但是,自己更認為相貌上只能算是普通,所以對于這樣的稱贊與追捧,不僅沒有感到歡呼雀躍,反倒是層層疊加的負擔感。 要盡可能的遠離這些,在進入國中以前女孩一直都是這么想的。 然后,努力考上大學,或者十九歲的時候成為辣媽。 不管未來的方向是向著何處,從那時開始,白石麻衣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那就是,絕對不能和別人走的太近,也絕對不輕易反對別人的意見。 至少這樣一來,會降低自己攤上麻煩的概率,也可以降低因為不悅而受到她人攻擊的概率。 所以在學校里面對著周遭女生嫉妒般的視線時,唯一能夠做的便是沉默,獨來獨往。 但是...這樣機械化的應對方式,終于在某一天被打破。 準確的來說,是學校里來了一位轉學生。 籍貫上,那名轉學生填寫的是東京。 為什么要從大城市轉學到這里呢? 關于這個問題,在第一天的時候被許多人作為課間放松的談資進行討論著。 白石麻衣對于這些并不關心,轉學生的例子在任何學校每個學期都會上演三兩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