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賈公之見,俊當在何時,何地,以何種理由,何種方式,脫離陛下的身邊,返回河北為宜?” 何時、何地、理由、方式,這挺全面么,看來沮俊這族弟還真是個心思縝密之人,問詢應該是真,只不過剛才那一輪無原則的吹捧,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表演成分,那就未可知了。 雖然知道這小子心中有一番天地,簡單思索之后,賈詡還是給出了他所認為最合理的答案。 “時間、地點相信沮校尉可以自決,不過關于方式和理由,詡可以給出一個小意見,沮校尉權做參考。” “賈公請講,俊洗耳恭聽!” “詡以為,沮校尉可以在陛下遭遇危機脫險之后,向陛下請纓,主動返回河北,向同為漢室宗親的前將軍、幽州牧求救,請其派兵前來接應,陛下在遭遇危機之后,多半會接受沮校尉的建議。” “說不定還能帶上一些陛下贈與劉幽州的便利,或者權利,要知道陛下的旨意如今在他人手中或許只是一張廢紙,但是對于兵強馬壯,而且歷來終于大漢的東海王族而言卻有不可忽略的意義!” 賈詡這幾句話,如同他之前所有的計謀一樣,堪稱平淡無奇,但是沮俊知道這就是賈詡的厲害的地方,在何時的時間,于合適的地點,提出最合適的謀略,這就是謀士最具威力的一點。 真的是好主意,沮俊在心中是無比的佩服。 賈詡和沮俊兩人都從對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一個默契的眼神交流之后,兩人分開,就如同從未見過一樣。 大漢天子劉協離開長安之后,按照賈詡計劃的路線順順利利的東行,但是隨著路途行進,沮俊發現,賈詡之前所說的內容一一應驗。 離開長安接近十日,長安方向零零散散的追兵慢慢的消失了,到最后竟然沒有一兵一卒追來,就是說李傕、郭汜兩人在短時間內顯然已經放棄了追擊劉協的打算。 同時,屬于劉協護軍的隊伍規模與日俱增,在半個月之后,抵達弘農的時候,獲得了楊奉以及段煨這兩位原屬于西涼軍的加入之后,劉協護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兩萬人,單單看人數,顯然已經超過了張濟所部。 抵達弘農的第二天,第一次矛盾產生,第三天晚上一場夜襲開始。 毫無防備的西涼軍損失慘重,張濟帶領少數親衛在張繡的保護下逃脫,而讓沮俊驚奇的是,賈詡也在那夜的偷襲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少人認為賈詡大概是死于亂軍之中。 不過沮俊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賈詡會死在這里,他才不信的呢,唯一合理的解釋,賈詡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而這就是他為自己準備的脫身之機。 賈詡雖然信誓旦旦的跟自己說刀劍無眼,戰火無情,劉協東歸路途上戰亂不斷,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戰事都無法控制的,就比如董承、楊奉等人半夜偷襲張濟,只要知道了時間,提前溜走,對于賈詡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 十幾天的時間,已經足夠沮俊將賈詡對自己的目的了解清楚,也足夠沮俊從西涼軍中打探清楚賈詡的為人,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賈文和果然是小心謹慎啊。 雖然目的并不單純,但是賈詡給自己的建議,沮俊是領情的,既然賈詡都走了,那自己也沒有再留下的必要了。 于是在偷襲發生的第二天,沮俊以向幽州求援的名義向劉協請辭,劉協欣喜若狂,當即就開始撒空頭支票,一個奉劉平為衛將軍的旨意被沮俊帶回。 而且還有一條沒有寫在旨意上的明確暗示,只要劉平能夠出兵,順利保自己的平安,車騎將軍板上釘釘,如果真的能夠重返洛陽,驃騎將軍,或者大將軍也不是不能商量,到時候劉平就是復興漢室的頭號忠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