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到劉平的問話,再看看周圍這一群幽州人的狀態,似乎對眼前的這個君不君,臣不臣的狀態司空見慣,這讓董昭很有一種抱頭撞墻的沖動,這幫人里面到底有沒有一個靠譜的! 這跟自己當初想象的好像差距有點大啊,現在董昭很有一種被沮授騙上賊船的感覺,當初是不是老老實實的投奔曹操比較好,只是現在再想著改換門庭顯然已經完了,賊船好上,可是不好下啊! 說實話,對于劉平麾下這幫文武的成色之高,董昭是嘆為觀止,沮授、郭嘉、田豫,呂布、趙云、張郃、高覽、高順,那都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劉平身邊寸步不離,如山一般的劉熊,也也絕對是樊噲一般的猛將,就連劉平身邊那個四個十幾歲的小娃娃董昭都能看出他們無窮的潛力。 對于劉平這個在民間已經被神話很嚴重的幽州牧,董昭已經徹底無語了,截止到現在董昭能確定的只有一點,劉平確實只有中人之姿。 劉平絕對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在董昭看來,劉平唯一具有特點的地方就是特別不要臉,能耍無賴的地方一定會耍,就比如現在,明明他不知道郭嘉是什么意思,偏偏直接把問題拋給了自己,這跟甩鍋有什么不同? 至于劉平后面會說什么董昭感覺自己都能猜到,說對了,劉平會說自己高瞻遠矚,說錯了,那是自己無能,一想到要在這么一個君主手下打工,董昭瞬間就覺得人生都暗淡了太多。 問題是,這么一個除了不要臉就沒有別的特點的君主,為什么能獲得手下這么一票精英的絕對忠誠呢? 別人不說,就連完成了“君主三連殺”這一開天辟地成就的呂布都心甘情愿的聽從劉平的吩咐,按照呂布的人設,不應該直接拜劉平為“義父”然后完成“君主四連殺”的成就么,如今手持寶劍守護在劉平身邊,直接充作近衛的表現,著實太難讓董昭理解了。 就憑借這資質,以及不要臉的特長,劉平能取得現在的成果,除了上天眷顧,董昭真的沒有別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了。 郁悶歸郁悶,無奈歸無奈,入股董昭自己不準備叛逃,那么劉平甩給自己的問題還是需要回答的,至于叛逃,已經從袁紹那里逃跑過一次,現在再來一次,呂布那“三姓家奴”的稱號恐怕就會轉讓給自己了。 想到這,看了一眼一臉嚴肅的呂布,董昭心說,溫侯啊,你這專屬稱號還是自己留著吧,于是簡單組織語言之后,董昭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為劉平解讀郭嘉的意思。 “臣以為,郭祭酒的意思是,請主公借助此次來自劉表的情報,作為一個提示曹操,從而與曹操達成良好關系的基礎!” 和曹操的良好關系? 劉平是哭笑不得,怪不得自己跟不上節奏,這自己能跟上才怪! 不過經過董昭的提醒,劉平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仔細想一想,不管漢獻帝這邊解決如何,好像確實到了該和曹操好好溝通一下的時候了。 說到跟曹操的溝通,劉平看到董昭之后,又想起來董昭剛剛那亢奮狀態之下做出的建言。 十萬騎兵渡河南下就是個笑話,劉平覺得如果自己聽從了董昭的謀劃,直接十萬騎兵橫掃天下絕對腦子被驢踢了。 建議雖然不靠譜,但是董昭對于曹操威脅的分析劉平還是認可的,曹老板對自己的威脅好像確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大。 就算他控制了漢獻帝又如何? 就算他“奉天子以令不臣”又如何? 至于跟曹老板的關系, 通過董昭的解釋,劉平明白郭嘉總體上是支持暫時與曹操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 仔細想一想,自己已經擬定下來的戰略方針是先漠北,掃清漠北異族之后挾大勝之威,巨大的人望,再回師中原,嚴格意義上說跟曹操并沒有直接沖突。 隱隱的劉平的腦海中產生了一個想法。 “關于我幽州與曹孟德的關系,公仁,你怎么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