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陣法-《三國從招攬趙云開始》
第(2/3)頁
保證這一支溷編的兵馬安然出城的同時,還能讓這叁個兵種按照次序,形成穩定的戰陣,這已經不是單純地干練、有能可以形容的了。
但是問題是,陳到所做到的并不是止步于此。
劉平清楚地看到,在陳到的指揮之下,五千幽州軍明顯是分成了叁個大的戰陣。
正前方戰陣最外圍是一千刀盾兵,刀盾兵之內是一千弓弩兵,弓弩兵再向內是一千幽州騎兵。
這叁千兵馬組成了一個步兵在外,弓弩居中,騎兵在內,步兵防御,弓弩兵射擊, 騎兵伺機反攻的, 漢軍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防御陣型——圓陣!
一個由刀盾、弓弩、騎兵組成的巨大圓陣的左右側后方,則是兩個千人左右的騎軍戰陣。
事實上,左右兩側雖然都是千人左右的騎兵戰陣,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兩個戰陣也并不是完全的相同。
左側的千騎戰陣,在兵種上以覆甲率高,裝備以大刀、長矛、長槍為主,戰馬兩側各有短矛的突騎兵,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這是漢軍騎兵常用的正面硬剛的攻擊陣型,魚鱗陣。
右側則是以裝備環首刀,輕弓、輕弩,輕甲的游騎兵為主,在陣型是哪個是介于偃月陣與雁形陣之間的一種形狀不規則,散布面打,覆蓋面廣,正好可以充分發揮游騎兵射擊騷擾,追擊阻擋的作用。
單純地圓陣、魚鱗陣、偃月陣、雁形陣都不難組織,但是要在出關之后做,這么短的時間內同時完成叁個陣型的編組,那就了不得了,統籌和指揮能力絕對超過了大漢百分之九十九的軍校了。
劉平眼光毒辣之處在于,他看出這一整套陣型,更為關鍵的還不僅僅是這叁個單獨的戰陣。
如果將這叁個戰陣放大來看,由五千幽州軍組成的叁個戰陣,又組成了一個大號的,漢軍最常用的進攻陣型,品字形方陣,也可稱為“叁才陣”!
而且,這變異版的方陣,如果一旦發動,就會形成以中間圓陣為軸,左側為錘,右側為砧的陣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