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合?-《三國從招攬趙云開始》
第(2/3)頁
原本根據沮授和劉平的想法,這一天的會議是對于前一天劉平和曹操密談結果細化,但是在會議剛剛開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因為短短一夜的時間,關于前一天曹操和劉平密談的內容,曹操和荀或變卦了!
不過曹操和荀或所變化的方向,則完全超出了,以劉平和沮授為首的整個幽州軍政要員的意料,因為荀或很明確地提出了將同盟直接變為合流,而且合流是以劉平為主!
此言一出,幽州的眾人直接就懵了!包括劉平、沮授都不太清楚荀或突然變卦的原因。
“華夏之地雖大,漢之疆土雖廣,漢室臣子雖多,然普天之下真正關心漢室存亡者又有何人?不過使君與我主二人也!使君行仁道,我主行霸道,雖方式迥異, 但是目的相同,無非復興我漢室也!”
這一句話, 將處于疑惑有震驚中的幽州眾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荀或的身上。
“主公與或皆知使君對于我主殺伐、屠戮過重而心懷怨恨與憤怒,恨不得起兵討伐,然使君對于我主雖然恨之入骨,但是卻首先提出了與我主結盟以拱衛漢室,在我主處于危亡邊緣,更是不計前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由此可見,使君雖然對我主恨之入骨,但同時也相信我主終于漢室,更說明使君更在意漢室興旺,天下黎民百姓之安危!”
說到這里,在場的所有人一齊禁聲,因為在場有資格坐在這里的哪怕是張楊和袁譚這種象征意義大于實際,但也是幽州真正意義上的高層,對于劉平的想法是非常清楚的,因而他們知道,荀或對于劉平的心理和行為的解析和判斷分毫不差!
看到幽州的眾人沒有反對意見,看到了曹操給出的肯定暗示,荀或繼續出言。
“主公離開兗州,北上薊縣,是出自于或之謀劃,在謀劃之初,或所思所想不過是我主與使君達成盟約,互為依靠,解決眼下兗州危局為要務,至于未來局勢如何,以誰我主,是否有爭雄之念,尚未有定論。”
“然自我等隨主公踏上河北,之后是所見所聞,皆超出我主公與我等之見識,抵達薊縣之后又在鄭公引領下了解了幽州的政務體系,故而有了昨日主公與使君之談!”
“然而,昨夜我等隨使君及我主觀看了溫侯與黃將軍的對戰之后,無論是主公、或、公達、子廉或者君明,仲康,對于使君之下體系之完畢,吏治之清廉,行政之高效,佩服得五體投地!”
“陽翟城外我軍與張郃將軍所部的遭遇,我等原以為是因為張郃將軍所部為幽州軍中的精銳,但是經過我等的觀察,可以確定當日對戰的只是幽州軍中的尋常士卒,再加上幽州軍高手如云,勐將層出不窮,主公與我等已經完全沒有與使君一較高下的心思。”
“不知道或之言,是否可以解答諸君之疑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