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安三年九月,孫策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隨后在好友兼軍師的周瑜建議下,向袁術報捷! 隨著孫策平定江東,袁術的勢力在名義上擴展到了巔峰! 建安三年十月,袁術的謀主司馬懿勸諫未果,袁術一意孤行,稱帝于壽春,建號仲氏,改元仲家元年,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袁術稱帝之后第三天,袁術的謀主司馬懿消失于壽春。 建安三年十月,在得知袁術稱帝后,孫策欣喜若狂,一邊派周瑜以使節的名義前往壽春,名為向袁術稱臣,實際上探查袁術虛實。 派遣周瑜前往壽春的同時,孫策派遣彭城人張昭,前往許昌代替自己上表漢帝劉協,表示與偽帝袁術毫無瓜葛,只要朝廷大軍出發,他立刻出兵討逆! 建安三年十二月,曹操分布檄文,要再來年春天,正式討伐袁術,以正漢室正朔! 檄文所到之處,無論位置、大小、態度,諸如大將軍劉平、衛將軍張繡、前將軍馬騰、征西將軍韓遂、益州牧劉璋、荊州牧劉表、交州刺史士燮,甚至連在北海茍延殘喘的孔融紛紛響應,聲討叛逆袁術! 同時收到了來自孫策的上表之后,劉協封孫策為吳侯,領會稽太守,進討逆將軍。 建安三年五月,曹操正式宣布起兵討逆,各路諸侯紛紛響應,但是在袁術看來,真正作為主力的還是曹操和劉表這兩個老對手! 對于天下諸侯的聲討,袁術置若罔聞。 對于曹操和劉表的討伐,感覺勢力膨脹到了極點的袁術根本就沒當回事,他隨即任命了包括孫策在內的七路大軍,號稱百萬,要一戰平定天下! 然而,還沒等袁術過癮,他派往江東的使者的人頭就被孫策送了回來,同時受到的還有署名吳侯、會稽太守,討逆將軍孫策的討逆檄文! 在看到孫策的這一連串名號,還有檄文之后,因為他突然想起了司馬懿曾經勸諫自己的話,江東孫氏不可信! 只不過,此時此刻,司馬懿已經走了,而孫策也叛了,袁術如墜冰窟,心如死灰,不過為時已晚! 六月,準備就緒的各路兵馬按照曹操給出的時間,紛紛出征,曹操、劉表、孫策、孔融、士燮紛紛出兵,數十萬大軍如泰山壓頂一般殺向了袁術! 尤其是孫策的反叛,成為壓垮了袁術的最后一根稻草! 建安三年九月,除卻淮南,袁術的所有領地已經被各路兵馬瓜分殆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