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阿生撓了撓頭:“沒有的事!” 韓寶駒取笑道:“我說老五,你看你現(xiàn)在的樣子,等見到大師,干脆就留在那里正式給他做個徒弟吧,頭都不用剃了!”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船行極快,不過半個時辰,便已經(jīng)靠岸,將船還給船工,南希仁挑上擔(dān)子,一行五人便朝著嵩山進發(fā)。 近兩千里的路途,五人不到半月便已經(jīng)抵達(dá)。 站在山腳,仰望巍峨嵩山,五人心中不禁感慨。上一次來嵩山,本是偶然,卻遇到了貴人,得傳上等功夫,一晃四年時光過去,他們也再沒過來拜會,如今再次上門,卻是有求于人,心中也暗暗責(zé)怪自己市儈。 柯鎮(zhèn)惡嘆息一聲,道:“別愣著了,趕緊上山吧!” 五人跟隨著香客,拾階而上,到了半途,便折入樹林中的小道。 林中小道雜草茂密,近似多日未曾有人走過,五人心中皆是惴惴不安。 只是等他們找到當(dāng)初那間茅屋之時,才發(fā)現(xiàn),院內(nèi)外皆是草木叢生,連茅屋的屋頂都破了個大洞。 屋內(nèi)的蒲團上,塵土有半寸厚,顯然早已無人居住了。 好在大伙在附近都未見到什么尸骨,顯然老僧是離開了這里,而不是原地坐化了。 眾人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南希仁將四壇嘉興老酒從挑子上卸下,全金發(fā)將院外的桌凳收拾了一遍,五人擺開了碗碟,喝了一壇酒,又把剩下三壇沿著茅屋的土墻擺好!只盼有朝一日,老僧再回此地,能夠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意。 沒能見到虛竹,五人皆是有些失落,不過此行本意還是詢問金剛門的位置,其實上山詢問少林寺的和尚也是一樣的。 不過剛剛喝了酒,此時上山未免對寺僧不敬,眾人將茅屋修繕一番,便住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他們再度上山。 路過當(dāng)日虛竹坐等他們的那個小亭時,五人又是一番回憶,這才繼續(xù)向前。 上次登山,只有南希仁和全金發(fā)才進了山門上香,今次五人一同,倒是頗為引人矚目。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張阿生,在寺廟前頂著個大光頭,卻穿一身屠夫的裝束,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全金發(fā)道:“五哥,以后咱出門也換身衣裳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