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頑童雖名頑童,但又不是真的頑童,哪里會信,沒好氣道:“你當我是傻子么,哪有長尾巴的小孩,三只眼的和尚,背著烏龜殼的老頭倒是有可能?!? 柯蓉兒聞言道:“老頑童,你竟不知道么?長尾巴的小孩叫孫悟空,三只眼睛的和尚叫天津飯,背著烏龜殼的老頭叫龜仙人,都是十分厲害的武道家!” 柯鎮惡寵愛女兒,小時候經常給他講故事,西游記、水滸傳,但凡他能記得的故事,他都給女兒講過,七龍珠的故事,他也講過一些。 老頑童可不知道這些,聽他說得煞有介事,不免狐疑起來。,嘟囔道:“我怎的沒聽說過!” 柯蓉兒見狀,便開始給他講起了七龍珠的故事。 這個故事柯鎮惡記得也不多,無非是武道大會、龜仙人鶴仙人、龍珠、比克大魔王這些,但經柯蓉兒講來,倒是繪聲繪色,頗有意思。 老頑童才聽片刻,便知道這是人家編的故事,但故事實在有意思,不由聽得入迷。 不但老頑童聽得入迷,便是黃藥師一燈大師等人,也覺得頗為有趣。 一燈大師呵呵笑道:“不想七俠派還有這樣有趣得故事,當真是妙想天開!” 柯鎮惡笑道:“以前哄孩子睡覺,胡亂編的故事。” 眾人說說笑笑,很快便下得山去。 山腳下,黃藥師、一燈大師各自帶著弟子告辭離開,洪七公說要去看看長安城內的徒子徒孫們,便獨自去了長安。 柯鎮惡領著七俠派眾人與明教一行,同往潼關行去。 老頑童的故事還沒聽完,便纏著柯蓉兒跟著一起,惹得瑛姑很是不悅。 馮蘅見狀便道:“老頑童,你的小徒弟不見了,你還不快點去找!” 老頑童哎呦一聲:“不好,我的小頑童呢?” 老頑童丟三落四的,本來下了華山之后想起耶律齊還在山上,便又上山去找,誰知又看了《九陽真經》,便什么都忘了。 如今再次被馮蘅提起才想了起來。 柯蓉兒道:“被一個老牛鼻子帶著去當小牛鼻子去啦,你要不趕緊去找,就晚了!” 老頑童道:“難道是丘處機,不行,這群牛鼻子都古板的很,別把小頑童教成小古板了,我得趕緊回終南山山看看?!? 說道這里,他的臉上又浮現出一抹不舍,扭捏道:“可是長尾巴的小孩變成大猴子之后又發生了什么事情,你還沒說完,這可怎么辦!” 柯蓉兒道:“等你找到你的小徒弟之后,我再講給你聽吧!” 老頑童聞言也只好答應下來,依依不舍的往終南山方向走去,待柯鎮惡一行消失在遠方,他忽然邁開了大步,飛一般往終南山方向跑去,嚇得瑛姑還以為他又要甩開自己,忙呼喊著跟了上去。 正在趕路的柯鎮惡耳朵微微一動,臉上不由扶起一抹笑意,旋即搖頭,繼續同眾人一道疾行。黃昏時分,高大險峻的潼關城樓便出現在了眾人視野之中。 潼關乃是關中通往關東的重要通道,如今中原初定,各地偶有盜匪作亂,所以潼關每日只有固定時間才開關通行,此時已經過了申時,關門已經關閉。 郭靖正在城頭巡視,遠遠見到一行人過來,凝目遠眺,認出是柯鎮惡他們,忙下令開城迎接。 不片刻,一行人來到城門口,柯蓉兒早見到郭靖,歡快的奔上前去,笑道:“傻郭靖,幾日不見,怎么好像變聰明了,竟然知道出來迎接我們。” 郭靖憨憨一笑,叫了一聲“蓉兒師妹”,便越過她朝著柯鎮惡等人叩拜。 柯蓉兒小嘴一嘟,暗罵一聲呆子。 她這小女兒態自瞞不過柯鎮惡夫妻,馮蘅心中微嘆,暗道:“等大事安定以后,須盡早讓靖兒與念慈成親,省得這小丫頭再惦記,惹出事來,畢竟落花有意,流水無心,到時候弄得不好看。” 柯鎮惡也是皺眉。 他其實是不反對自由戀愛的,就算郭靖與楊念慈早有婚約,但二人并未完婚,若是郭靖與女兒是彼此喜歡,他也不會反對,畢竟郭靖為人正直,性格沉穩,的確是一個良配。 但如今的郭靖從小與柯蓉兒一起長大,只把她當妹妹,且他與楊念慈的婚約早已經定下,他自己也并非如從前般長在草原,不通人情事故,早把楊念慈當作了未來妻子,自不會再去移情旁人。 原著里,郭靖不選華箏,其實也是有道理的,畢竟郭靖晚慧,少年時期表現的十分愚鈍,華箏雖與他親近,但卻驕蠻,常嘲笑他蠢笨,郭靖雖不介意,但潛意識里卻并不喜歡,后來遇到黃蓉,不但聰明伶俐,還不嫌他蠢笨,與他談天說地,處處替他著想,郭靖自然傾心。 而此時的柯蓉兒,表現得卻與華箏一般無二,反而是楊念慈,性格溫婉,早知與郭靖的婚約,把他當作未來夫君,便一心照料,郭靖哪里還會鐘情他人。 柯鎮惡雖想得明白,但看女兒這樣子,他也頗為頭疼,與馮蘅不同,馮蘅想要讓郭靖早日完婚,熄了女兒的念想,他卻在想,這天下俊杰,到底哪個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兒。 不過城門口卻不是說這些話的好地方,二人讓郭靖起身,正要說話,便見一道金光閃過,身前忽地出現了一青年。 青年落地,便是一拜,正是提前四天下山的柯崇云。 馮蘅奇道:“大事將近,你怎的沒回汴京,莫不是要在潼關登基不成?” 柯鎮惡心眼掃過城內甬道,見百余丈外幾道身影正朝這邊奔來,其中一人乃是張阿生的弟子,叫做馬光佑。 張阿生如今收了兩個弟子,乃是一對兄弟,大的叫馬光佑,二十五歲,小的叫馬光左,十七歲,都是天賦異稟之人,力氣很大。馬光左天賦更好一些,之前一直留在西寧打基礎,張阿生從撒馬爾罕城返回之后,開始教他龍象般若功,他四十天便練成了第一層。 馬光佑天賦稍遜,但也只兩個月練成龍象般若功第一層,如今已經練到了第四層,在軍中也是少有的好手,之前是保護柯崇風潛入大漠的親兵隊長,后來柯鎮惡他們撤離撒馬爾罕,幾人先走一步,便讓馬光佑領著四十二騎隨后返回,順便監視蒙古大軍動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