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康飛打斷他說話,“還是叫進來罷,我還打算教訓他幾句哩!”包柱而立的黃錦到底機靈了一回,拔腿出殿,“奴婢這就去叫……” 沒一會兒,外面黃錦進來,后面成國公朱希孝跨進殿門便一咕咚跪倒在地,“微臣朱希孝叩見陛下……” 上面康飛正跟嘉靖說話哩,“……這真不賴我,我怎么知道京師識字兒的人這么少?我都把那讖緯詩給下面人念了八遍,八遍啊!結果這些人硬是沒記住,荒腔走板,反倒說成國公造反……” 下面朱希孝渾身一抖。 嘉靖沒好氣,“你以為,這治理天下很容易?要不然太祖開科取士,為什么要分南榜北榜?若是能天下百姓個個讀書,這天下早就大同了……” 康飛未免嘿嘿笑,“干爸爸你這話未免武斷了罷!個個讀書就天下大同?” 嘉靖像是把成國公給忘記了,還是黃錦看了跪在門口的成國公一眼,到底提醒了一句,“主子,成國公還跪在門口……” “朱希孝。”嘉靖這才把眼抬了起來。 成國公連滾帶爬,“微臣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擒盡妖邪掃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嘉靖一甩拂塵,吟哦了一句,下面朱希孝渾身一抖。 “你覺得,這詩如何?”嘉靖問他。 “微臣罪該萬死。”朱希孝也不狡辯,直接認罪,皇上說啥就是啥。 嘉靖的脾氣,聰明的文武官員們都很清楚,不管有沒有,你別狡辯,先來一句罪該萬死,接下來極大的幾率便沒事了。 嘉靖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君臣奏對,就好像唱戲,必須刻板地按照路數唱下去,哪怕你根本不想這么唱。 再英明神武的皇帝,為何后期往往顯得昏聵?其實道理很簡單,你的路數被下面臣子們都摸透了,再加上官場素來講究一個欺上不瞞下,連灶君都能用一塊飴糖把嘴給他糊住,皇帝為何就不能用別的方式給他糊住呢? 隨后,臣子們干的混蛋事情都要記在皇帝身上,最后還得義正辭嚴用【天人感應】讓皇帝下罪己詔。 別問,問就是圣天子垂拱而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