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時的方世玉已經徹底的喝飄了,所以他放開了自己的話匣子。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門外,在院墻上揮毫潑墨,寫下了內閣兩個大字。 “所以內閣,就是六部九卿這些外朝衙門和相對立的內部機構,由文官充任其中?!? “入內閣者,不得在外朝為官,要做到隨叫隨到,隨時侍立在天子身邊?!? 內閣一般三到五人,首席叫做首輔,次席叫做次輔,余者統稱為閣老。 “不過不論首輔、次輔還是閣老,只有入閣早晚之分,沒有官銜上面的高低之分?!? “這些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每天的奏折分門別類,然后寫下初步的處理方案,交給皇上裁決。” “我稱之為‘眾議’?!? “干得好,圣上就可以賜給他們大學士的頭銜,要是干的不好,不僅頭銜要收回,而且還要讓他們馬上滾蛋。” “這,就是內閣?!? 方世玉得當朱元璋三人,豪氣干云的說道。 “這主意簡直是太妙了。” 聽到方世玉這么一說,太子朱標眼前一亮。 自己現在干的,不就是恩公嘴里面內閣的活計嗎? 要是多幾個人給自己分擔工作的話,那他就輕松多了。 朱元璋在旁邊,也是聽得頻頻點頭。 雖然這個內閣和之前的宰相聽起來有點像,不過兩者根本就不可同語。 宰相有自己的官署,不僅可以直接管理六部九卿,而且還可以自行任命自己的幕僚官員。 說宰相是一個國家的副皇帝,其實也不過分。 但是這個內閣成員,他不是外朝的官員,他沒有品級也沒有任命官員的權利。 他對朝政只有建議權,沒有處理權。 再加上他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皇帝在哪里辦公,他們就要跟到哪里。 說難聽一點,他們其實就是皇帝的跟班。 皇帝要是想換的話,隨時都可以換。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妙計啊。 想到這里,朱元璋又高看了方世玉一眼。 這個方世玉的腦袋瓜是怎么長的?為什么這種方法他都想得到? 厲害,實在是厲害。 卻沒有想到方世玉搖搖頭,他滿臉惋惜的說道。 “只可惜,內閣也有個致命的缺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