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商業-《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1/3)頁
“恩公為何這樣詆毀我大明王朝的能臣,要知道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那韃子皇帝手下的那些臣子,哪能和我大明文武大臣相提并論?”
“恩公,你先前說的話會不會言過其實了?”
朱標滿臉疑惑地看著方世玉。
要知道從古至今,中原王朝從來都是吊打四方蠻夷,怎么可能會發生文武百官弱于那些不通教化的蠻夷。
這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韃子皇帝手下的那些臣子會經商!”
“會做生意?”
聽到方世玉的話,幾個老頭有些疑惑的互視一眼。
這跟做生意有什么關系?
看著幾個老頭疑惑的表情,方世玉頓時就知道對方沒有明白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于是他接著說道。
“韃子皇帝手底下的臣子來自天下各地,有來自西域和波斯的色目人自幼經商,他們或多或少懂得一些關于經濟方面的知識。”
“可我大明王朝的臣子很少有出生底層的人,大多是一些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他們怎么可能會知道這些商賈之事,所以不懂得這方面的知識也很正常。”
方世玉笑著解釋道。
“居然是這樣!”
“這樣說我就理解了。”
“方小子,這樣說俺也懂了大半!”
“……”
經過方世玉的細心解釋,徐大這些人頓時明白了,過來。
士農工商。
商人雖然富有錢財,不過自古以來,在炎黃的陳舊觀念里面,商人都是處于社會的最低級。
先別說李善長,還有吳琳這些傳統的讀書人,他們瞧不起商人。
就連徐達,還有藍玉這些不是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他們當初想要打拼出一番事業的念頭,也是從軍而不是經商。
也只有那些不懂的詩書的韃子,才會重用那些商賈出生的色牧人。
所以在大明王朝,沒有文臣武將精通商賈之事也是正常的。
“敢問方恩公,在韃子那邊的大臣他們是如何確定紙鈔是否濫發,又如何確定該銷毀多少紙鈔呢?”
短暫的憤怒過后,李善長的理智瞬間又回到了高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