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甭管朝代如何更替,對于吃的東西,那就沒停下過探索的腳步。 甭管天上飛的,還是水里游的,或者地上爬的,但凡能吃的,那都逃不過炎黃子孫的嘴。 雖然如今的大明人口跟二十世紀比起來,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放在古代,那也絕對算的上是一個人口大國了。 正常情況下,全國產出的糧食壓根就不夠這么多人吃。 實在是沒轍了,才不得不從別的東西上花心思。 說白了,全都是餓的。 幸運的方世玉此時眼前這幾個人,那可是全國的實際掌權者,還算是有些見識,以及定力。 雖然一開始激動異常,但沒多久就自己鎮定了下來。 “恩人,您口中的錨定物,難道指的就是紅薯嗎?” 太子左一個恩人,右一個恩公的問道。 三種農作物,只有紅薯最易種植,而且產量也是最多的,各種條件,完全滿足,因此朱標下意識就認為,這個錨定物非紅薯莫屬了。 “非也非也!”方世玉搖著頭。 “我所指的不是紅薯,而是玉米。” “不是紅薯?” “是玉米?” “怎么可能?這玩意一畝的產量撐死也就一千斤,怎么會選這個?” “難道是因為這玩意比其它的更好吃?可俺怎么嘗完之后,覺得紅薯更好吃啊?” ...... 方世玉話音落地,眾人無不震驚。 如果在沒有見識到這些全新農作物之前,就玉米的畝產量,已經足以讓這群人驚掉下巴了。 可是當他們見識到這三種農作物的特點之后,一千斤這個數字,在他們眼里,已經不算啥了,要知道另外兩種,那可是六七倍的產量! “這三種農作物,嚴格來講,各有利弊,但從各自的特性來考慮的話,也只有玉米更為合適。” 方世玉解釋起來。 “恩人,請詳解。” 朱標一臉恭敬,請教起來。 方世玉此時在朱標眼里,那已經是大明的救命恩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