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率先叛變,接受了元朝的冊封,隨后率兵攻打韓林兒所在地安豐。 韓林兒自然是不抗揍的,手下除了幾個身手還算不錯,信封明教的教徒外,基本沒啥人。 這些人,自然不是張士誠的對手! 于是,小明王韓林兒,以天下盟主的身份,四處尋求庇護! 朱元璋作為此時紅巾軍最大的勢力,自然也收到了韓林兒的求救。 而劉伯溫作為軍師,則是極力阻止朱元璋搭救韓林兒。 原因很簡單! 現在的韓林兒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把他搞回來,礙事不說,你還得把他當祖宗供著。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何況朱元璋以后那是要一統天下,登上九五至尊寶座的人,把韓林兒搞回來算怎么回事? 這不是惡心他媽叫惡心回家吃飯,惡心到家了嗎? 在劉伯溫的計謀之中,韓林兒最好的下場,就是在張士誠的攻擊中,命喪當場,隨后明教再無明王! 朱元璋則可以打著為明王報仇的旗號,迅速聚攏明教教徒,整合其余勢力,隨后一統天下。 如此一來,名分有了,大義也有了,何愁成不了事? 但朱元璋實在是個厚道的人,這種下三濫的事情他實在是做不來。 遙想當年,濠州城內五個元帥,勾心斗角,爭權奪利,朱元璋一氣之下自己回老家募兵,也就是那個時候,徐達、周德興、郭英等人才跟隨了朱元璋的,隨后直到朱元璋打到滁州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了三萬精兵。 而那個時候的郭子興,基本上氣數已盡了,但郭子興見朱元璋牛逼了,為了自己兒子,當即去找了朱元璋,朱元璋二話沒收,就把兵權交給郭子興了。 如此厚道的朱元璋,再次出走,又去自己募兵了。 何況朱元璋始終覺得,自己能有口飯吃,確實是因為明教,他是一個念香火情的人。 自己此時救了韓林兒,也算是還他當年的人情了。 此后,明教的生死存亡,與他朱元璋就再無半點干系了。 于是朱元璋不由分說,直接出兵,干敗了張士誠,把韓林兒給救了下來,又帶到了滁州。 這個韓林兒,雖然身為小明王,天下盟主,沒啥實力,但這眼力勁卻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太會來事了。 一到滁州,當即把自己身邊那些身手不凡的屬下全都趕走了,非常主動的,請求朱元璋派人保護自己的安全。 于是自己身邊一個親信都沒了,所有人都是朱元璋的人了,這樣朱元璋就大可以放心了。 不僅如此,這個韓林兒還逢人便夸朱元璋,說夢到彌勒,告訴自己,朱元璋才是真正的明王轉世,天下遲早都是朱元璋的,也該是朱元璋的。 自己之所以暫代這個明王,只是替朱元璋暫時搭理一下明教的諸多事務罷了。 等到時候,自己就會把這個明王的位子還給朱元璋。 韓林兒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情商更是高到沒邊。 此時的朱元璋,享受的待遇,跟三國曹操,如出一轍! 天子法駕,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龍,以御天下也。有五色安車,有五色立車,各一,皆駕四馬。 只要朱元璋愿意,明王這個位子,那就是唾手可得。 韓林兒似乎也早就給自己做好了心理準備! 準備隨時禪位給朱元璋,自己只要活著,做個安穩的現世王爺,實在不行,侯爺也行。 兩個人心照不宣,默契十足。 但問題很快就出現了。 這個世界上,總有自詡聰明的人! 廖永忠顯然就是這類人。 剛剛歸降于朱元璋的廖永忠,被朱元璋派去接韓林兒到應天。 韓林兒心想,自己都這么明示了,應該沒啥危險了吧? 于是乎,聽到朱元璋要接自己到應天,頓時喜上眉梢,表示自己辛辛苦苦砍了大半輩子人了,接下來啥都不做,要好好安享晚年,去應天,接著奏樂,接著舞了! 滁州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自己就永別了! 但這廖永忠覺得自己很聰明,聰明人就要做聰明事。 何況自己才剛剛歸降,朱元璋就派自己去接韓林兒,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朱元璋對自己那是信任有加,極其看好的啊? 這韓林兒是什么人? 名義上是明王,實際上狗屁不是啊! 韓林兒活著,那朱元璋就失去了大義! 朱元璋派自己這么個武將來接韓林兒,一定是大有用意的,那就是讓自己途中找個機會,干凈利落的弄死韓林兒! 這個機會咋就沒給別人呢? 雖然這活不太干凈,可一旦成功了,那自己就立即成了朱元璋的心腹啊! 到時候朱元璋登基,自己最次也能混個侯爵吧? 光宗耀祖,指日可待啊! 于是這個自詡聰明的人,一頓揣摩之下,又建功心切! 船到瓜州的時候,就把還在想著要奏什么樂,要跳什么舞的韓林兒,給溺死后丟到水里喂王八了。 要說這廖永忠,那也算是個行動派的人了。 弄死韓林兒之后,唯恐別人不知道這件事,還派人到處宣揚,說這韓林兒是自己親手溺死的,親手丟到水里喂王八的。 于是乎,原本就微妙的天下,更加微妙了。 那些原本就不爽朱元璋的明教死忠粉,這下對朱元璋那是更不爽了,基本上沒了轉圈的余地了。 不用解釋,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編故事。 廖永忠是你朱元璋的人,接韓林兒也是你朱元璋派他去的。 殺韓林兒,當然也是你朱元璋指使廖永忠這么干的。 于是明教正式宣布,跟朱元璋不共戴天! 自此開始,明教的那些綠林好漢們,開始了對朱元璋無休止的刺殺! 咱們洪武大帝那也不是吃素的,你們敢刺殺老子,老子就敢弄死你們! 朱元璋向來都是這么一個人,別人怎么對我,我就怎么對別人。 你敬我一尺,我就還你一丈! 你敢找我麻煩,我就敢殺你全家! 遙想當年,朱元璋父母餓死,朱元璋窮的叮當響,連埋父母的銅板都拿不出來,最后還是老鄉劉繼祖把自家的涼席送給了他,讓他把父母的尸體裹上涼席,也算是下葬了。 朱元璋后來當了皇帝,立即就封劉繼祖為義惠侯,而且世襲罔替那種,從這個封號就能看出來,朱元璋是多念舊情的一個人。 劉繼祖也因此,世世代代都活的很滋潤,直到明末,劉家都算是大戶人家了。 這就是朱元璋,你對我好,我就加倍奉還。 你要是敢惹他,那等著你的,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朱元璋做事極為極端,他不僅要弄死你,還要找點觀眾,還要記錄下來,還要寫進史書里,還要讓后世代代相傳。 不僅仇人要明白,所有人都要明白,惹老子的下場是什么! 這一點,朱元璋可謂是發揮到了極致。 洪武年間,肅貪工作極為嚴厲。 貪污達到六十兩,下場就是死路一條,剝皮楦草不說,還得把尸體埋在衙門的土地廟中,讓后人觀賞的同時,再吐上幾口唾沫,罵上一句死貪官! 原本朱元璋是想處罰那個大聰明廖永忠的,但明教這么一系列的組合拳一打出來,朱元璋笑了。 最后不僅沒有處罰大聰明廖永忠,還給廖永忠封官進爵! 直接把廖永忠封為侯爺了。 不僅如此,還直接定國號為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