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己思路都快被打亂了。 老祝頭他們之前說的很清楚,想得到丹書鐵券,條件也不算難。 只要解決兩個問題就行了。 其一就是找到郭桓的貪污手段,其二就是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第一個都沒聊完,這老祝頭就開始惦記著第二個了。 這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咔嚓,容易扯著蛋你不知道嗎? 難怪作為大明武裝走私團伙的扛把子,你都這么大一把年紀了,還只是個四品指揮僉事! 看來是有原因的啊! “恩人說的沒錯,今日時間尚早,爹,您別著急,慢慢聽恩人講解就是了。” 太子朱標聞言,也趕緊勸解起來。 “恩人,我們已經聽完了關于那些胥吏的貪污手段。” “那那些高層,比如郭桓這種大官,他們是如何貪污的呢?” “這些高層,總不會跟胥吏一樣,搞什么淋尖踢斛、折色火耗的把戲吧?” 見朱標問起,其余人也都是一臉好奇,從剛才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側耳傾聽起來。 “那自然是不一樣的。” “比起那些身體力行的胥吏,這幫子高層的貪污手段,顯然簡單的多,效果也好得多。” 方世玉點了點頭回到。 “簡單又高效?你快說說,如何個簡單高效法?” 朱元璋聞言,頓時也好奇起來。 雖然這筆巨額的貪污款,胥吏顯然占比更大,但是胥吏的人數也更多,平攤下去,實際上一個胥吏貪污的數額也極其有限。 但郭桓這種級別的就不一樣了,雖然貪污的占比沒有胥吏多,但僅僅幾個人,就貪污了數百萬的銀子! 就算平攤下去,一個人也貪污了至少幾十萬起步! 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確實讓人好奇啊! “無非就是兩招唄!” “其一,巧立名目!” “其二,篡改賬單!” 方世玉一邊說著,一邊從吳元年手里接過筆,把這八個字寫了下來。 “第一個很好理解,他們打著朝廷的旗子,朝地方百姓征稅,但是征上來的稅,并不上交給朝廷,而是進了自己的口袋。” “朝廷沒有嘮叨一點好處不說,還得替郭桓這群人背黑鍋,被老百姓罵茍捐猛如虎!” 方世玉緩緩解釋起來。 “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如此明目張膽的中飽私囊,假公濟私!” “就是,這些人簡直就是找死,銀子撈了,黑鍋卻讓圣上來背!” “果不其然,跟俺想的一樣啊!” ...... 話音落地,這群人已然義憤填膺,但表情卻是沒有多大變化,看來早就想到了。 何況這種手段,也不是只有明朝才有,歷朝歷代,那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啊!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也常見的很! 罰款你要交,發票卻沒有。 只是跟郭桓這種比起來,實在是有些謹小慎微了。 老百姓走路過橋,你抽點銀子也就罷了。 特么的,老百姓進個廟,燒個香求個神,你都要收錢? 貪污簡直貪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啊! 要錢不要命,神佛靠邊站啊! 敬神佛有個鳥用,神佛又不給銀子! “但這種手段涉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又極易被察覺,真正到每個人口袋里的銀子,也少的可憐。” “所以郭桓他們,主要用的還是第二招,那就是篡改賬單!” “這一招又簡單,又好用,真可謂是貪官污吏必備手段,誰用誰知道啊!” 方世玉笑著繼續說到。 這群古人也太沒見識了吧! 第一招雖然確實可以貪到錢,但也確實不好使了啊! 你還得絞盡腦汁想名目,想好了還得解釋給下面得胥吏,讓胥吏去征收,要是遇到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這種活了幾千年得愣頭青,一個不爽,告發到衙門了,你還得自己出面擺平。 多麻煩! 風險又高! 哪有拿著筆,在賬單上畫幾下來的快? 又簡單,又省事,貪得還多。 “篡改賬單?怎么篡改?” “就是呀!這么做就不會被發現嗎?朝廷用得是龍門賬,比以前得方法效果好得多,也嚴謹很多,這么做就不怕被察覺嗎?” “恩人,你可以詳細解釋一下,他們到底是怎么操作得嗎?” ...... 話音落地,眾人頓時忍不住,紛紛問了起來。 在這群人眼里,巧立名目這種手段,已經算是高招了! 但沒料到,為了貪污,郭桓這幫貪官,竟然還能想到更加高明得招數! 如果方世玉說的是真的,那大明國庫,豈不是成了這群貪官污吏得私人荷包? 只要膽子夠大,想貪就貪? 不分時間,不分數額,想什么時候貪就什么時候貪,想貪多少就貪多少? “聽好了,本公子只說一遍!” 方世玉提起筆,按照沈萬三發明的龍門賬,在墻上隨便寫了個格式出來。 實際上沈萬三這個記賬法,跟后世的借貸記賬已經極其相似了,算是很超前的發明了。 主要分為四部分。 其一:進。 也就是收入部分! 其二:繳。 也就是支出部分。 其三:存。 這就包括了所有的資產以及債權關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