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感謝ivanyu,鬼泣芝魂兩位大佬的打賞!) 按照方世玉的設想,這批俘虜的用處,那可就多了去了! 先拉到北平外,直接去修長城,韃子修筑抵御韃子的工事,越想越是有趣! 如果僥幸沒累死,剩下的也還可以回收再利用,比如去敲打大小琉球的時候,完全可以當作炮灰來使用。 方世玉這邊正在想入非非,那邊韃子皇妃卻是再次開口了。 “我有傳國玉璽,我可以用傳國玉璽來換他們的命!” 話音落地! 方世玉愣住了! 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 “北元的玉璽已被大明截獲,你口中的玉璽,來自何處?” 方世玉眉頭緊鎖,重重問到。 “在大都里,只要你答應放了他們,我就帶你去大都取傳國玉璽,上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 韃子皇妃嘴唇緊抿,眉頭緊鎖,如今北元大勢已去,欽察汗國以及帖木兒汗國想來也不會伸出援手。從朱元璋第一次北伐開始,明軍跟北元的較量,北元只贏了半招,還是當年徐達率兵跟王保保之間的戰爭。 徐達的敗北,導致后續的一連串事件發生,最大的惡果便是,馮勝之前所有的戰爭成果,都被付之一炬,只得退守關隘。 如今大明終于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可是面對韃子皇妃口中來自于是皇帝的傳國玉璽,方世玉卻是猶豫起來了! 這塊玉璽對于華夏的傳承來說,意義非凡,無論是如今的大明王朝,還是后世,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何況洪武大帝朱元璋一生有三大遺憾:一是沒能活捉王保保,讓他歸順自己;二是沒有得到元朝太子的下落;三是沒有得到傳國玉璽。 前兩項很好理解,王保保是名將,唯一擊敗過明軍韃子,朱元璋對他十分欣賞,所謂明主愛惜將才,這是很正常的。而元朝太子下落不明,朱元璋自然很想得到其消息,因為他要讓明朝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前朝宗室斬草除根。 傳國玉璽是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的。它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用篆書刻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它代表的是,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憑證,有了它,就代表這名皇帝是上天指派的,具有最合法的統治權。 然而傳國玉璽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戰亂、爭奪,從而導致丟失,可以說它是中國古代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到了朱元璋時期,傳國玉璽早已下落不明,朱元璋自登基起,一生都在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可惜始終無果,那么傳國玉璽到底去了哪里? 這已經是一道無解的問題,即使是二十一世紀,也是眾說紛紜,沒能找到。 面對韃子皇妃的交換條件,方世玉遲疑不定了。 “你說的都是真的?” 方世玉緩緩問到。 即便是作為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現代人,對于始皇帝的傳國玉璽,也是極為看重,更別說洪武大帝朱元璋了。 若這韃子皇妃所言非虛,數萬韃子的性命,倒也可以保證,當然只是不殺,放了他們,養虎為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自然當真,當初就是我親手藏起來的,只要大都還在,這傳國玉璽,便能找到!” 方世玉聞言,眉頭皺的更緊了! 當即拉下轎子的門簾,搓著手。 “此事,還有知情者嗎?”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韃子皇妃抬起頭來,一字一句的回到。 “成交!只要你把真正的傳國玉璽交給我,我一定向陛下請奏,盡我最大能力,讓這些俘虜可以活下去。當然,若是有膽敢作亂犯上的,那就不要怪我不信守承諾!” “我還有一個條件,這數萬俘虜,三代以內,不許跨過長江半步!” 方世玉的打算,這數萬韃子俘虜都是要帶到應天府的,至于路上能有多少韃子俘虜還活著,他就管不著了,到了應天府后,一切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說了算了。 但若是能取得朱元璋心心念念的傳國玉璽,這些人倒是也完全可以有那么一線生機! “謝殿下!” 韃子皇妃學著漢人,行了個禮。 “無需客氣,真算起來你跟咱大明倒也有點沾親帶故的關系,王保保的妹妹,不是就嫁給了秦王嗎?” 方世玉下定主意后,頓時松了口氣,不由得打趣起來。 只要拿到了真的傳國玉璽,朱元璋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了,到時候讓他給這些韃子俘虜一條生路,完全有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