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祖師爺,現在當務之急,是咱們既然已經設立了紫銀城府,以及下屬的郡縣,那么是不是應該把各級官員的人選也提上日程呢?” “現在隨著投奔我們的當地土著越來越多,各種違法犯罪的事情,也是接連不斷的發生。” “而且時間越久,投奔過來的土著,就會越來越多,因此俺覺得這些個章程,還是應該盡早拿出來才是啊!” 方世玉剛剛走進營帳,朱高熾就突然沖了進來,一臉的焦慮。 “如今是什么年月?” 方世玉這段時間,忙的不可開交,每天一大堆各種各樣的事情,加上紫銀城的建設,終于體會到老朱頭的難處了。 此前軍隊的駐扎地,此時已經改建成燒磚廠了。 紫銀城的修建,以及軍民的居住需求,對于磚的需求量劇增,軍營駐扎地附近,已經陸陸續續修建了數十個燒磚廠。 開山伐木,多余的廢棄邊角料,則全都用來充當燒磚的原料了。 “如今是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三吧。”朱高熾想了想,不大確定的回到。 方世玉點頭道:“距離我們登陸東勝神州已經一年有余了。至于你剛才說的這些,挑選各級官員的任職,你自己看著辦就是了,不用來問我。這次航行,咱們帶過來的秀才一共也就十來人,教導本地土著學習漢文化,本來就有點捉襟見肘。” 方世玉嘆了口氣,讓本地土著為官,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先不說他們是否真的忠心,就是漢文化,那也學的一知半解,別說現在不行,起碼兩百年內都不可能! 自從朱權跟朱植去叢林狩獵,被當地土著圍攻之后,方世玉對當地土著就不由得防范起來,即便不是所有的土著都是食人族,但防范于未然總歸是沒錯的。 朱高熾聞言,卻是瞬間就傻眼了。 “我自己看著辦?這里我說了算了?” “嗯,你說了算!等我返航之后,你就是這里的王了!” 朱高熾似乎毫無波瀾,聞言再次說到:“祖師爺,我只是提個建議,覺得現在當務之急,是先把府衙建立起來,然后挑選合適的人,任命官員。” “這合適的人選,我也挑選完畢了,一切都尊崇大明的制度,律法也可以沿用大明的律法。” “只等著祖師爺您的批示啊,然后從北邊的永安縣,西南方的永明縣以及東南方的永平縣,招募一批衙門捕快,用以維護各地的日常治安,逮捕那些違法犯罪的人。” 朱高熾一邊說著,一邊把手中的奏折遞給了方世玉,方世玉接過來掃了一眼。 關于官員的人選,縣官名單上赫然出現了段奎、張梅暄等名字,方世玉完全都不認識,也就懶得關注了。 朱高熾不愧是后世的明君,想法頗多,大多數都是關于紫銀河府目前急需解決的制度體系問題。 不過因為有大明這個完全可以照搬的例子存在,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咦?貨幣體系你也要定下來?” 看著看著,方世玉突然就愣住了。 如今的紫銀河府,本地土著登記在冊的,共計三十九萬余人,當初紫銀河府的規劃,只夠三十余萬人定居。 而目前,整個紫銀河府的經濟模式,尚且還是以物換物的最低級階段,按照工時,分發糧食。 朱高熾不僅想初步擬定大概的制度體系,竟然連經濟體系都準備敲定下來,這讓方世玉再次有些詫異。 “貨幣體系是重中之重啊,以俺的看法,咱們應該抓緊時間,鑄造一批洪武通寶,取代如今的以物易物。” “有了這些洪武通寶,他們就可以不用以物易物或者用工時來換取日常所需了。如今這一年多,我們已經開墾了數十萬畝的良田,按照每戶五口人來計算,僅僅登記在冊的人口就已經有八萬余戶了,而這個數字,還在一路攀升,只會越來越多。” “目前登基在冊的人,每家每戶能分到的田地約五畝上下,只有一切都有了章程,紫銀河府才能更快的發展起來......” 朱高熾的想法很多,但他自己都摸不準,這些想法放在如今這個時間節點,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因此才會來找方世玉商量。 “所有田地,只能用出租的方式,借給他們使用,但是歸屬權一定不能落入他們的手中,這些田地都要充作王田,歸入皇莊。” “至于你想立即鑄造一批貨幣出來,如今也不太現實,不說咱們帶來的工具有限,鑄造難度很大。僅僅是原材料,例如金銀銅等,除了有少量的金子,其余的原材料更是尚未發現。” “莫非你是準備直接把虎蹲炮給融了,用來鑄造銅幣不成?” 方世玉聞言,當即搖了搖頭。 方世玉話音剛落,朱高熾當即回到:“祖師爺,我忘了跟你匯報,礦山已經發現了,只是暫時還沒有確定是什么礦!” “若發現的是銅礦,那么這銅幣的原材料不就有了嗎?” 方世玉緩緩看了看朱高熾,一臉嚴肅認真的回到:“小胖子,你才剛剛十歲出頭,等你成為這里的王,管轄治理一方的時候,尚且還早。即便這里發現了金銀銅礦,返航之時,也是要被我們帶回大明的。” 方世玉來這里的目的,自然不只是為了一個花生,如今大明有了另外三種神物,對于農作物的需求并不算急迫。否則,方世玉早就可以返航了。 何必在這里又是建造新城池,又是規劃各地府衙,又要建造城墻,收歸當地那么多的土著呢? 方世玉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這里的金銀銅礦,因為這里的儲備量,是遠遠大于大明的。 “帶回大明?” 朱高熾頓時愣住了,下意識重復了一句。 方世玉笑了笑,背著手,走到營帳門口,背對著朱高熾,緩緩說到:“東勝神州,地方是不錯,但是生活在這里的土著,豈能跟華夏子民相提并論?因此,這里的一切資源,都應該運回到大明!” “我們為東勝神州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文明,為了什么?難道是因為我們無欲無求一心向善不成?” “我們辛辛苦苦教導他們學習先進的漢文化,等著他們發展壯大起來,調轉槍口,侵犯我華夏不成?” “不出三十年,這東勝神州就會成為大明的藩王屬地,再過二十年,東勝神州每一寸的土地,以南北為界限劃立,南北都將出現一個新的主人。” “至于這些土著,只要不讓他們餓死,就是恩賜了。” 方世玉話音落地,當即走出了營帳。 在方世玉看來,東勝神州也好,紫銀城府也罷,不過就是為了這里的資源,至于搞什么經濟建設,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扶持這個地方,完全沒有必要。 何況此時的大明,也并非一片歌舞升平,還有無數的人掙扎在貧困線上,自己都沒吃飽飯,哪有閑情逸致,讓外邦異族活的那么滋潤? 這里的土著,能夠衣食無憂,穿得暖吃得飽,不會因為戰爭被壓榨被奴役,那華夏來這里開墾的將士們,就完全可以算是他們的救世主了。 扶持發展東勝神州? 等到大明人人安居樂業,家家歌舞升平,那時候再說吧。 現在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大力發展大明,現在是,將來也是,主次永遠都要分明! 朱高熾愣在原地,看著方世玉緩緩離開的背影,一臉問號,無法理解。 半晌過后,朱高熾才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出了營帳。 ...... 校場外,方世玉看著從外面回來的朱紫怡,不由得問到:“這么早,你去哪了?” 朱紫怡卻是一臉疑惑的回到:“我去看紫銀城王宮了,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你就不打算進去住上幾天嗎?” 實際上,若是按照大明的修建流程來,最先修建的就應該是內部的王宮,但方世玉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先修建了外部的城墻,然后是甕城,再修建內城,最后才修建的王宮。 方世玉瞄了瞄朱紫怡手中的籃子,笑道:“我又不是皇上,住什么王宮,那也不是為我修建的。” 但下一秒,方世玉的眼神突然凝注了,脫口而出的問到:“你從什么地方弄來的這玩意?” “我回來的路上,幾個工人送給我的,說這東西非常好吃,不僅可以止渴還能管飽。他們夏季工作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隨身帶上一些。” 朱紫怡隨口回到。 這東西朱紫怡也是第一次見到,所以原本是準備帶回去自己試試的。 方世玉順手從她籃子里拿了一顆,已經熟了,看樣子確實很止渴。 一念及此,當即朝著身邊的侍衛招了招手。 “去把送給公主這些東西的人,都帶過來見我!” “諾!” 朱紫怡更加疑惑了,不由得問到:“你知道這是什么?難道不能吃嗎?有毒?” “那到不至于,只是這東西,說來話長啊......” 方世玉嘆了口氣,緩緩回到。 朱紫怡原本還想繼續追問,方世玉確實擺手示意她不要多問。 朱高熾此時剛好從營帳中走了出來,看見方世玉手里拿著這個東西,頓時就笑道:“祖師爺,你也喜歡吃這玩意啊?” “怎么你也吃過了?”方世玉猛地一驚,一把抓住了朱高熾,喝問起來。 朱高熾一愣,當即回到:“我不是這紫銀城府的監工嗎?那些土著也沒啥能拿得出手的,所以經常把這玩意送給我啊,我經常吃啊,口感還不錯。” “經常吃?”方世玉更詫異了! “嗯......”朱高熾一臉狐疑的看著方世玉,至于嗎? “大概吃了一年有余了,紫銀城府外墻修建的時候,我就吃過了......” “特么的,那你不早點告訴我?” 方世玉白了朱高熾一眼,一腳踹到朱高熾的屁股上! 這群小王八蛋,太長時間沒挨打了,特么的,有事都不第一時間跟我匯報了! 方世玉看著一臉齜牙咧嘴,滿臉幽怨,疑惑不解的朱高熾,似乎覺得還不出氣,又把手里的西紅柿直接朝著朱高熾砸了過去。 “段奎,去把那幾個土著帶過來,查清楚這東西的來歷,讓他們立即在軍營外開辟一塊新的田地,將這東西種植下去,務必返航之前拿到種子,我要帶回大明!” 西紅柿十分準確的砸到朱高熾的臉上,頓時爆開了,汁水瞬間四濺開來,朱高熾被砸的滿臉都是。 看著方世玉,朱高熾欲哭無淚,又轉頭看了看自己姑姑手中的籃子,裝滿了這玩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