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初三。 應天府。 宴會。 朱元璋落座,看不出悲喜,緩緩掃過眾人,似乎仍在做什么決斷。 藩王都是他封的,如今要遷都北平,九邊藩王確實會在將來成為疾手的問題,但這手心手背,哪都是肉啊。 奉天殿的廣場上,參會的無不是朝中大臣,各種爵爺。 鄭國公常茂,魏國公徐輝祖,梁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信國公湯河,而其中最讓方世玉注意的,當屬曹國公李景隆了。 這個大明第一戰神,靖難之役第一功臣。 這些國公中,老一輩的國公,只剩下馮勝跟湯河了,徐輝祖常茂二人,雖自身也有軍功,但卻差了一輩。 至于藍玉,則是夾在雙方中間,尚屬壯年。 方世玉帶著朱允熥在奉天殿的廣場上閑逛,整個華夏各種各樣的舞樂,在這個地方,展現的淋漓盡致。 突然間,朱允熥開口道:“祖師爺,你看那不是朱允炆嗎?” “他在那做什么?” 朱允熥一臉狐疑的看著朱允炆的方向。 目光掃過,方世玉笑道:“結交外臣,不愧是你啊,朱允炆,你爹剛病倒,你就開始籌謀了?” “肯定是想給他娘復仇,祖師爺,這個人有問題?!? 朱允熥看似虎頭虎腦,沒有什么大能力,但他狠起來,那也是真的狠。 能在方世玉耳邊說出這番話,其心,昭然若揭。 朱標病倒,引發了一場宮廷內變,呂氏直接被朱元璋下令秘密處死,朱允炆估計也意識到了巨變即將降臨。 “這話以后別說,讓你爺爺聽到,管教你連爛果子都吃不上,讓他折騰去吧,怎么輪也輪不到他的?!? 方世玉無所謂的說了一句,對于朱允炆的下場,方世玉即便是不插手,他也注定會從那個皇位上跌落下去。 詹事府沒有交給他,就已經可見一斑了,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而洪武二十五年的科舉選才,給方世玉提供了許多可以提拔的官員上來。 “唉,你去查查,跟在他身邊的人,都是誰,在哪里任職?!狈绞烙裢蝗粊砹伺d致。 朱允炆都這樣了,還有人往他身邊湊合,真的是不怕死?還是相信,他們有能力翻天? 朱允熥笑了笑道:“你放心吧,祖師爺,肯定給你辦好了。” 正當朱允熥離開時,一道身影走到方世玉面前,李婉手里端著托盤,微微躬身道:“天雷王殿下,這是我剛才熬好的銀耳雪蓮粥,可以緩解飲酒。。” 方世玉望了一眼李婉,隨口道:“你怎么知道今晚要飲酒?” “盛況如此,圣君邀請十余國使臣齊聚應天,圣君年齡大了,自然要殿下去陪襯的!”李婉說話間,將銀耳雪蓮粥拿在手里。 撥動著勺子,當著方世玉的面先吃了一口道:“殿下,還是熱的!” “好,你去忙吧!謝謝了!”方世玉從李婉手中接過瓷碗,剛剛喝了一口,一股暖流涌起。 “嗯,很好吃。” 方世玉笑了笑,李婉俯身道:“殿下喜歡就好! 方世玉沒有說話,轉頭望著四周,正當方世玉回身時,似乎是一道影子,出現在方世玉面前。 方世玉看著背影,連忙追了上去,卻是這時,朱元璋身邊的小太監攔住了方世玉道:“殿下,圣.上喊你入殿!” 停住腳步,方世玉道:“魏國公是自己來的嗎?” 小太監尷尬的看著方世玉道:“回殿下的話,魏國公并非自己來的,魏國公徐輝祖,中山王次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都來了?!? 奉天殿內。 方世玉看著坐在兩邊的諸公大臣,一眾勛貴們。站在門口,躬身作揖。 邁步走到朱元璋身邊,也不問,也不說,就呆呆的站在哪里。 朱元璋笑了笑道:“一會接見十三國的使臣,你替皇朕去做,人老了,懶得見他們!” “老朱頭,李成桂那邊要怎么回答?”方世玉遲疑道。 朱元璋也不猶豫,直言道:“既然要我給定國號,那就叫它朝鮮吧,朝日鮮明。和寧這個名字,比之不得!” “另外,一會朕要帶你皇子們去御花園,前邊的事情,全權由你處理。莫要丟了天朝的禮儀和氣概!” 聞言,方世玉微微一愣,疑惑不解道:“去御花園??” “他們不信有東西能畝產十余石,朕帶他們這些頑固們,去長長見識!”朱元璋說罷,起身道:“諸位,走吧!” “謹遵圣命!” 一眾勛貴國公,兩個六部高官,跟著朱元璋向后宮走去.... 藍玉和方世玉擦肩而過時,人不知鬼不覺的將一張紙條遞給了方世玉。 待到奉天殿內,眾人散去。 方世玉嘆息一聲,望著空曠的大殿,心有疑慮:“他們去御花園,鐵定是不會在來這里了,這座位還是排滿吧!” 說著,方世玉便要往外走,去找尋一些能撐得住場面的大臣們。 站在奉天殿門內,方世玉打開藍玉遞給自己的紙條。 “方小子,俺憋不住了,速求解決之法!” 腹中冷冷一笑,方世玉道:“你還是再憋一段時間吧,暫時是沒你的用武之地了!”說著,方世玉在一邊的燭光上,將藍玉的紙條灰飛煙滅。 站在奉天殿門口,方世玉目光掃視,開口道:“去請戶部尚書趙勉,兵部尚書茹瑞,刑部尚書楊靖,工部尚書秦逵!” “另請開國公常茂,駙馬都尉郭鎮,耿璇!”方世玉直接念出了名字。 一會就要接見各國使臣了,老朱頭把這么大的事情交給自己,那肯定是要辦好了。 奉天殿內的威嚴,還是要有的。 而這其中,除了一眾文臣高官外,開國公常茂才是真正用來鎮場子的,駙馬都尉郭鎮是郭英的兒子。 可莫要小瞧了這郭鎮,他姑姑郭寧妃,如今可謂是寵冠后宮,雖無皇后名,卻有皇后權,執掌鳳印。 宮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多半都要她操持。 至于耿璇,那也是朱標長女江都郡主的駙馬。 小太監聞言,趕忙下去安排。 方世玉轉身看了眼大殿,上方只有一個龍椅,大殿兩旁擺放著十數個跪坐的桌子。 正是這時,朱允熥走了過來道:“祖師爺,你找我?” “你去幫我查一下,剛才是不是你姑姑紫怡來了。快去!” 方世玉推搡著朱允熥,急匆匆趕來的朱允熥,看見方世玉這么急著趕自己走。 朱允熥心中不解道:“大哥,是發生什么事情了嗎? “沒什么大事,你爺爺讓我招待這些外邦來使,你先去查一下今天來的賓客名單,另外,把朱允炆身邊的人,來歷,出身,都查清楚了?!? 方世玉面色平靜,剛剛將朱允熥安排走。 剛剛方世玉點名的眾人,齊齊進入奉天殿。 原本按照規制,他們是沒有權力在奉天殿內赴宴的,只是奈何,老朱頭從來不按照套路出牌。 帶著一眾頂級勛貴去什么御花園,反倒是將接見外邦使臣的任務交給了方世玉來做。 ...... 御花園。 朱元璋停住了腳步道:“現在寒冬臘月的,地里長不出來食物,咱叫你們過來,就是想和你們掏心窩子說幾句話!” 沒有人知道朱元璋這話是真是假,隨著朱元璋落坐,其余眾人只感覺頭皮發麻,暗道一聲鴻門宴。 什么事情能比接見外邦使臣,來大明朝賀,參加大明的年節,更重要的? 朱元璋不在奉天殿主持接見來使朝貢的事情,反倒把他們叫來這里,那顯然不會真的只是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那么簡單就能結束的。 似乎他們都在等待著老朱頭先開口講。 “湯和?!敝煸耙谎劬瓦x中了湯和,厲聲說道。 湯和面色平淡,不驚不惱,微笑著躬身作揖道:“陛下有什么要說的,盡管說就是了,我們這幫老兄弟,自然是以陛下馬首是瞻!” 若是細說起來,朱元璋這個人,他真的有里存在的王霸之氣。 當初他去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一個小士卒的他,就能讓已經是千夫長的湯和,唯唯諾諾,甘愿走在他后邊。 主要是,湯和還認為這是應該的。 朱元璋厲聲質問道:“咱記得你當初說過,藩王的俸祿過高,世世代代下去,藩王的兒子,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遲早會把大明給撐爆了! “這話,是你說的不是?”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定睛,只感覺頭皮發麻,一時無法作答。 反倒是當事人湯和,不驚不憂,坦然道:“陛下說是湯和說的,就是湯和說的,不論怎樣,事實就是如此,九大塞王,同其他諸王?!? “豐衣足食,不事生產,現在必須啊只有二十多個兒子,卻已經有了一百多個孫子,再過五代人,陛下的子孫,還不過萬?” 湯和越說,朱元璋的臉色就越黑,弄得一旁的藍玉,都跟著提心吊膽的拉了一下湯和的手臂。 許是湯和年紀大了,真的不怕死了,開口喊道:“若是有一日,陛下的子孫達到十萬,數十萬之數,試問陛下,藩王的俸祿,將軍的俸祿,朝廷是否還給得起?” 朱元璋微微蹙眉,對一旁的藍玉呵斥道:“別拉著他,讓他繼續說!” 藍玉聞言,不敢再有小動作,呆呆的站在一邊,眼中盡是擔憂的看著湯和。 反倒是湯和開口說道:“我要說的都說完了,陛下要是認為不好聽,或是陛下不愛聽,那就殺了我就是了!” 原本在朱標病倒后,湯和就知道事情要亂,便同朱元璋說過告老還鄉的事情,但是奈何,朱元璋不同意。 而因為方世玉以天雷王以及帝師的身份,掌管東宮詹事府,日臨群臣,處理政務,許多昔日朱標舊臣,對方世玉也是極為擁護。 看見方世玉還能守得住這些老臣,湯和這才放棄了告老還鄉的念頭,但他萬萬沒想到,今天竟然會在御花園,發生這種事情, 黑著臉的朱元璋,見湯和說到這里,突然笑了笑道:“二弟啊,你錯怪哥哥了,我們一起打天下的,難道你不知道,創業維艱,當初在滁州,多艱難的形勢?!? “我們沒有世家的支持,沒有漁輪的幫助,缺錢少糧?!? “大明王朝,立足未穩,北疆又剛剛收復,當年還有徐達能鎮守北疆,封王也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今天下安寧,四海升平,九大塞王也存在十多年時間了,是該動一動了?!? “你們這些老家伙,拿個主意吧!” 朱元璋看著湯和,詹徽,李原名,能在朱元璋口中被稱為老家伙的,也只有這三人了。 藍玉,常茂,那都是小一輩的。 藍玉還能稍大些,是常茂的親娘舅,只不過在朱元璋面前,他還是年輕的。 李原名目光一凝,想起當初因為阻止朱元璋封王,而被摔死的好友,心中一陣凄涼。 朱元璋道:“是啊,咱不單單是要削藩,還要遷都!” 霎時間,眾人紛紛以驚駭的目光看向朱元璋道:“遷都??” “沒錯,咱已經定下來了,明年開始,全力營建新都,洪武二十七年,都城遷往北方?!? “至于說應天,降為陪都,改稱南京,除錦衣衛衙門,只留應天府尹,負責收納儲存南方賦稅。” 朱元璋這句話,好似一道晴天霹靂。 宛如九霄驚雷般,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一個個瞪大眼睛,等待著朱元璋繼續說下去! ....... 奉天殿外,巨大的廣場上,依然是人頭贊贊,歡聲笑 奉天殿內,方世玉坐在首位,兩旁入席皆是大明小一輩的勛貴,而這個時候,外邊的太監喊了一聲道:“召各國使臣,依次拜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