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就是了,你要把握,他們能償還,還不會觸動他們的神經,避免一場戰爭,通過要債的方式把財富要回來!” “而如果是弱的勢力,他們沒有能力,甚至無法抗衡大明的三個衛所兵,這樣的勢力,你借多少,他們也不敢不還,而這里又沒有游牧,他們也沒地方跑。所以,現在明白了嗎?” 方世玉不惜浪費口舌,和朱允炆講解著。 至于朱允炆能不能聽懂,就看他的造化了。 “允熙去搞定商人,允炆去想辦法把寶鈔借出去。”方世玉說罷,轉身帶著朱允熥離開。 走了數丈遠,周圍的吵嚷聲非常響,朱允熥開口詢問道:“祖師爺,為什么讓朱允炆去做這事啊,我去不好嗎?” “你啊,你太精明了,不容易讓人上當,朱允炆看著就是人傻錢多的樣子,他去做,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方世玉笑了笑,這筆錢,就是插在這次朝貢國頭上柄利劍。 一旦有誰敢不還錢,方世玉就可以借此出兵征討,吞并,至于還錢,他們拿什么還?他們沒有大明寶鈔,只能用黃金白銀來支付給朝廷。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從民間獲得了寶鈔,還給朝廷,那他們又要用什么獲得寶鈔?戰爭掠奪肯定是行不通的。 貿易?他們除了一些特產外,又有什么能在大明賣上高價的。 方世玉心中早已盤算清楚,今天,終將是載入史冊的日子! ...... 洪武二十七年,十五,上元節,沐休兩日。 坤寧宮 方世玉看著臨安公主道:“出去玩不?今晚花燈節呢!各國使臣還沒離開,今晚一定非常熱鬧!” 臨安公主嘆息一聲,起身看了眼方世玉道:“出去玩?” “對啊,現在我帶你去,走吧,天天窩在屋子里,悶都悶死了!”方世玉帶著臨安公主向外走去。 兩名小太監從東宮跟著方世玉,一路來到坤寧宮,早已經換好衣服,畢竟不能穿太監服出宮不是。 “這么重要的日子,你不在東宮陪媳婦?帶我出去轉個什么勁?”臨安公主遲疑道。 嬉笑著看向臨安公主,方世玉道:“無數的人齊聚應天,說不定能看見你的乘龍快婿呢!” 聞言,臨安公主低了低頭,拍了方世玉一下,翻了翻白眼道:“凈拿我說笑,我這一輩子,青燈古佛,素齋長伴了!” “那可不行,今天這么多才子佳人,說什么也要給你選一個乘龍快婿。”方世玉篤定道。 臨安公主就這么一直住在宮里,倒也不是不行,可她現在住在坤寧宮,這坤寧宮就尷尬了,那是皇后住的地方。 馬皇后死后,坤寧宮就沒主人了。 臨安公主連忙開口道:“殿下。” “放心吧,我給你選,還能有差?要是膽子大的敢欺負你,我卸了他的狗腿,走吧!” 方世玉是不愿意讓臨安公主住在宮里的,雖然說他住在宮里,可能會更舒服一些,少了一些閑言碎語。 但底下人嚼舌根子的力氣也是不弱。 至于說二婚?方世玉作為一個穿越者,會管那些?更何況,大明朝廷又不禁止寡婦改嫁,甚至是鼓勵寡婦改嫁。 老朱的后宮,也不是沒有寡婦。 方世玉帶著臨安公主出了皇宮,一路上走走停停,玩著,看著,直到最終,方世玉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來應天的才子佳人確實不少,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但真的從這些人中選一個,做駙馬,方世玉還真不好挑選決斷。 而臨安公主,對此則是開心的很,既是出宮玩了,又不會被兒女情長的事情所干擾,她是不打算在嫁人了,就住在宮里,也不是不好。 至少她還是主人,不會有人在她耳邊嚼舌根子。 方世玉頗不甘心的耷拉著腦袋,帶著臨安公主回去。 ..... 詹事府。 方世玉悶悶不樂的走了進去。 景清一臉疑惑的看著方世玉道:“殿下,是昨夜沒睡好?” “那倒沒有,最近糟心事太多了,別說我不愛聽的,先撿好聽的說!”方世玉邊走邊說。 忙了兩天,也沒給臨安公主找個婆家,方世玉都要愁死了。如果不是剛剛沐休兩日,今天積壓了許多事情要做,他才不會來詹事府呢。 景清道:“十七國的賬單,都在這上邊了,總計寶鈔借款金額為一千四百萬,其中朝鮮世子,借了三百萬!” “各邦國采買數量極多,凡是朝廷允許售賣的,他們都有伸手。” “而戶部從皇莊哪里收回去的是十萬兩黃金,八萬兩白銀,以及三千余匹駿馬,牛羊余萬數。” 景清直接爆了個喜訊道。 方世玉微微點頭道:“嗯,還不錯,戶部有沒有說,皇莊還剩下了多少寶鈔?” “不足一千萬。”景清道。 “不足一千萬?朝廷給的貢品賞賜,就是數百萬寶鈔,借款出去了一千四百萬,這就是兩千多萬寶鈔,收回來的不及千萬?” 方世玉心中驚訝道,這么算的話,至少有近千萬的寶鈔,流入到各地藩國去,這對于大明寶鈔而言,屬實利好。 “是的,不過根據賬目顯示,各國番邦使臣總計帶走的寶鈔是六百八十萬。” “怎么這么點?不是收回來了?” “朝廷對貢品賞賜的寶鈔,朝貢使者們買了商品,又回到了朝廷手里,又借給了他們。” “玩來玩去,朝廷一共拿出來了一千五百萬,收回來近千萬,流入出去五百萬?” 方世玉頓時明白了情況。 大明寶鈔因為印刷不賺錢,已經停工許久了,而如今方世玉將它撿了起來,給它重新建立存在的價值。 而方世玉又不允許朝廷繼續爛印,防止寶鈔持續貶值,這就導致,朝廷手里的寶鈔也不多。 如今買賣一次,被番邦帶走了一些,整個國庫的寶鈔也不過千余萬罷了。 “還錢的方式和期限,利息都定下來了嗎?” 方世玉繼續開口問道。 “這些都定下來了,還款期限都是五年,利息一萬寶鈔每年八百利息!” “嗯,就先這樣吧,反正也不靠著利息賺錢,還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嗎?”方世玉直言道。 設置利息的存在,只是為了不讓這些人白借錢就是了,至于利息的高低,其實方世玉真的沒放心上。 畢竟他借錢出去,不是靠著利息賺錢的。 更多的利潤,還在后邊呢。 景清道:“戶部尚書郁新上書詢問,朝廷是否要印大明寶?” “回絕吧,印鈔的事情,不是現在做的,先弄明白,大明到底有多少寶鈔,把民間的寶鈔購買力提升起來,讓它的存在有意義在說!” “而且,以后印鈔,也不能盲目的印,朝廷有多少寶鈔,銷毀多少寶鈔,印多少寶鈔,按照朝廷的稅收增長算,罷了,說起來就話長了,以后有機會再細說。” “反正記住了,以后戶部的這種奏疏,直接打回去就行了,不允許印鈔!” 方世玉說了兩句,突然發現,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印鈔,畢竟這事情,關乎太大,經濟學是門非常深的學 而大明寶鈔剛剛有了那么一丟丟的起色,一旦這個時候朝廷大面積印鈔,然后這些大明寶鈔流入民間。 原本就已經風雨飄搖,崩盤被強行救起來的大明寶鈔,如何還能支撐的住,而再一次坍塌,只會讓施救工作更加無從下手。 至于說方世玉為什么不另開爐灶,制定新的寶鈔,廢了朱元璋印刷的大明寶鈔? 試想一下,朝廷今天能廢了以前的寶鈔,你敢說,朝廷日后不會廢了今天印的寶鈔?相比于拯救前者。 給老朱頭擦屁股,讓大明寶鈔站起來的難度,真的沒有新印刷,新發型的紙幣寶鈔更省力。 畢竟大明寶鈔已經印刷了那么多了,雖然都藏在民間,但不管它在那,方世玉把它的購買力提升起來,就足夠了。 “可是,朝廷的意思,火器制造局那邊,只收寶鈔,今年要采購數百萬寶鈔的火藥彈丸,戶部的寶鈔不夠用啊。” 景清也知道爛印不會有好結果,但戶部要采購軍需,這是無可厚非的,而戶部沒有寶鈔,這特么要怎么玩? 方世玉道:“沒有寶鈔,就去賺寶鈔,這樣,先在各地開設米店,定價,十面值的寶鈔,購買一升米,用寶鈔和糧食對鉤起來。” “去年收成那么多糧食,放倉里都要發霉了,拿出去賣些,晚些時候我去找陛下,加強邊關的稽查力度,把控糧食不讓出關!” 方世玉面色平靜,大明寶鈔和糧食掛鉤,現在大明的糧食足夠,先用來提升寶鈔的價值。 等到過兩年,航海技術成熟了,從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航海,尋找金銀鐵礦,朝廷的黃金儲備大量上升。 在用糧食收回大量寶鈔的同時,讓同糧食掛鉤的寶鈔,隨著糧食的消耗,銷毀一波,控制好境內的寶鈔數量,就可以將寶鈔和黃金白銀掛鉤。那個時候,錨定物才能更換。 當然,方世玉還是知道的,金本位,銀本位,都遠遠比不上公信力,只要朝廷強盛,沒有叛亂,朝廷信譽不下降。用朝廷的公信力制定寶鈔的價值,才是最好的方法。 不過,眼下的情形,并不能直接消費朝廷的公信力,畢竟地方官員的監管,信息獲取還過于原始。 至于金銀本位會不會讓商人們聯合起來,在大明境內的某一地,集中擠兌大明寶鈔,造成寶鈔失信的事情出現。 這種事情,實則根本不需要在意。 商人是什么東西?待宰羔羊,殺了一波又一波。他們敢集中擠兌,朝廷就敢送他們去刑場赴死。 至于說,商人鼓動這個,鼓動那個去造反。歷朝歷代,造反成功,哪怕是地方諸侯,在他們眼中商人,就是用來補充軍費的東西。 維護大明,能保住他們的身家性命,推舉其他人出來,哪怕這個人有多大的能耐,沒錢的時候,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讓商人大出血。 相反,真正想搞動亂,造反的,永遠不是商人,商人需要一個安穩的經商環境,需要穩定的政體朝廷。 雖然他們偷稅漏稅,但商人不是傻子,把天下搞亂了,他們能賺的只是人命錢,人命又值幾個錢? 更何況,一旦國家動蕩,商人就是第一批被殺的對象。 至于勛貴集團,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深刻的說,老朱家自己打的天下,他們從龍之臣,要榮華富貴有,要金銀財寶有,要嬌妻美妾有。 又會有那個跟朝廷作對?家中資產遍布各行各業,網羅天下,難道不舒服嗎?除非他們想做皇帝。 不過縱觀明朝歷史,勛貴集團真的沒有誰是想做皇帝,要造反的。 至于藍玉,他的死有他自己的原因在內,但這個原因絕不是最重要的,哪怕當初方世玉不阻攔藍玉,讓他霸王硬上弓強行娶了元帝皇后。 哪怕方世玉沒有在喜峰口攔住他,讓他放棄攻關的念頭 只要朱標不死,藍玉的這些罪過,朱元璋都可以寬恕,他的死,最大原因還是繼任者變更出現的問題。 而如今,方世玉和藍玉徹夜長談,從喜峰口一直聊到應天,數個月的時間,穩住了藍玉的性子,讓他忍耐。 哪怕藍玉最終還是忍耐不住,去找老朱頭想要打仗,君不見,老朱頭不也沒生氣,反而告誡藍玉,回家修身養性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