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始五年,二月二十 朱高煦帶著方世玉的圣旨,乘船南下,率領(lǐng)他的商貿(mào)船隊,從直沽口入海,至長江口,進入長江后,船隊停靠在巢湖。 朱高煦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代替方世玉,來到鐘山孝陵,祭拜太祖高殿下朱元璋,孝康馬皇后。興宗朱標后,朱高煦只是在南京逗留了幾日,買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乘船離開了大明。 踏上了返回好望角的路途。 北京,皇宮。 方世玉手里拿著大明帝國日報發(fā)行的第三刊,對上邊的描述,贊嘆不已道:“這些文人的筆,可真的是比刀子還犀利呢。” “殿下謬贊了,這都是微臣應(yīng)該做的!”解縉躬身頷首道 關(guān)于大明朝廷和朝鮮的協(xié)定條約,條款,以及結(jié)果,從各個方面,將大明的獲利層面說的清清楚楚。 雖然大明是既得利益者,卻也被解縉給說的,大明是維持正義的一方,是守護和平的天兵天將。 方世玉看的自己都感覺臉紅,頗有些尷尬的說道:“就是太浮夸了些,老百姓雖然認識的字不少,但文言文還是晦澀難懂。” “這個報刊既然是盡可能給老百姓看的,以后還是都選用白話文的方式吧,方便老百姓讀,也方便,不過還有一點。” “贊美的詞,盡可能控制點,有些事情說的多了,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方世玉對每一期的報刊,都要仔細研讀。” 看看大明帝國日報上,是不是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在發(fā)布一些讓老百姓獲利的事情,雖然少了點,但也是對朝廷的時政,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實惠,做了充分的解讀。 解縉連連點頭道:“嗯,微臣記下了。一定會按照殿下的意愿,好生整頓的。” 解縉絕對是大明第一個超級才子了,他的才能,放眼整個大明二百七十年國祚中,都是亮眼的。 如今掌管大明帝國日報的板塊編撰刪減工作,這點小事情,自然難不倒大才子解縉。 方世玉微微點頭道:“嗯,我還是相信大才子的學識的,還有什么要我看的奏疏嗎?”方世玉放下了大明帝國日報,這玩意已經(jīng)開刊了兩期,這是第三期大明帝國日報。 本期主要說的就是關(guān)于遼東變化,朝鮮戰(zhàn)事。 解縉道:“殿下,文臣這里有一個小本子,殿下瞧一下。” “西南戰(zhàn)局?西南還有什么戰(zhàn)事嗎?”方世玉目光狐疑,翻開文書瞧了一眼,目光越發(fā)凝重道:“沐春在麓川慘敗?怎么又特么輸了。” 太始二年中旬,沐春領(lǐng)云南兵進入麓川,幫助常茂的中軍側(cè)翼,保證側(cè)翼安全,他就失敗了一次。 這才過去多長時間,沐春帶著云南兵,在麓川又敗了。 “而且這次是慘敗,五萬云南精銳,悉數(shù)喪盡。”解縉糾結(jié)的說道。 “按照朝廷新定的撫恤標準,三萬萬貫寶鈔,就全當撫恤金發(fā)出去了。”解縉目光凝重,這個世界太可怕了,太恐怖了。 三萬萬貫寶鈔啊,雖然對于朝廷不是上天的大事,可這只是直接損失,后續(xù)的招募新軍等亂七八糟的事情,又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財力物力。 最重要的是訓練,朝廷軍隊最注重的就是訓練,一顆彈丸一顆彈丸的砸錢。 云南的五萬精銳雖然比不上朝廷中央軍的精銳,但實際情況相差不多,他們裝備朝廷最精良的洪武二十七式線膛槍。 虎蹲炮,便攜式虎蹲炮,大將軍炮,不計其數(shù)。 雖然西平侯府能負擔一部分軍費的開支,西平侯府也是整個大明,唯一有權(quán)力養(yǎng)私兵的侯府了。 方世玉道:“怎么會敗了呢,怎么會敗了呢,這沒道理啊。”方世玉目光沉重,是他下旨讓沐春帶兵,進攻麓川,只要拿下來麓川,大明就可以暢通無阻的在西南地區(qū),一路打穿過去。 直至拿下海岸線為止。 幾年前沐春就失敗了一次,現(xiàn)在又失敗了? “三萬萬貫寶鈔,去他娘希匹的。沐家除了他老爹之外,怎么凈是一些扶不上墻的爛泥。”方世玉氣悶的直接將手中的文書捏成了一團扔了出去。 三萬萬寶鈔,朝廷不是拿不起,也不是輸不起,只是這輸?shù)囊蔡屓穗y以接受了。 朱元璋征戰(zhàn)天下的時候,沐英從軍時,大明已經(jīng)快要建立了,沐英還能打出無數(shù)漂亮的戰(zhàn)役。 在方世玉眼里,沐英只是年紀小了些,他要是和徐達,常遇春,和朱元璋同齡,他的軍事成就,未必會比這些老將們差多少。 但這個沐春,卻也太特么阿斗了。 “十足的阿斗。”方世玉罵夠了,目光一凝,看著解縉道:“不對啊,這個不應(yīng)該是七軍都督府報給我的嗎,怎么從你手里送上來的?” 方世玉腦子一轉(zhuǎn),找到了一個神奇的重點。 軍隊的事情,向來都是七軍都督府報告的,哪里輪得到他解縉來給自己說。 解縉躬身道:“殿下,這是兵部的文書,微臣擔心事態(tài)緊急,不敢遲疑,這才給殿下送來的。” “哦?你先回去吧,以后這種事情,急與不急,若是你認為急,就直接送去武英殿。”方世玉目光凝視著解縉。 微微一愣,解縉躬身頷首道“微臣告退。” 二五計劃已經(jīng)開始,等著二五計劃結(jié)束,內(nèi)閣就要換屆了,下一任內(nèi)閣首輔,花落誰家,至今還是個疑問事。 楊榮,楊溥,景清,解縉,都是競爭下一任內(nèi)閣首輔的人選,也免不得解縉想要在這個時候,多露臉。 想當首輔的心,已經(jīng)快要壓制不住了 方世玉見解縉離開,邁步走出養(yǎng)心殿,雖是嚴寒,但西南兵事一敗涂地,沐春一場大戰(zhàn),丟了五萬精兵,這么大的事情,不知道的時候就那樣了,等著。 現(xiàn)在知道了,哪怕這是解縉逾越了,那方世玉也不能在忍著等著了。 武英殿內(nèi)。 似乎眾人都知道了沐春兵敗的消息,方世玉邁步走了進去,看著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眾人。 方世玉輕笑一聲道:“沐春兵敗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沐春兵敗,只能說是他盲目自大,被人家鉆了空子,要是我去麓川,三萬精兵,一定打的麓川屁滾尿流。” 藍田心中憤憤不平,縱觀整個大明朝廷,公爵侯爵無數(shù),那個有沐家的權(quán)力大?整個云南,大半個貴地的軍政大權(quán),全在沐家手里,朝廷幾乎是放任不管的趨勢。 十足的異姓藩王,甚至比秦晉燕三王的朱氏藩王權(quán)力大的多了。 沐家在云南,可以施政,可以養(yǎng)兵,擁有地方財政,這么高的榮耀,若是不被人惦記著,羨慕嫉妒,那就怪了。 “輪得到你說話了嗎?”藍玉瞪大一雙大眼睛,目光緊盯著藍田呵斥道。 藍田聽了藍玉的呵斥,怯怯懦懦的縮了縮腦袋。 方世玉嘆息一聲,心中暗嘆道:“果然是個傻逼。” 旋即,坐在主位上的方世玉,看著早已經(jīng)擺在面前的沙盤地圖,開口說道:“沐春兵敗,朝廷要如何處置,這都是后話,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朝廷的撫恤銀兩能完整的發(fā)下,這件事情,錦衣衛(wèi)盯緊了,別讓戶部和兵部的人在這件事情上一點可乘之機。” 方世玉直接開口說著,定了基調(diào)道:“麓川局勢不明,他們確實沒有多少兵馬,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擋住沐春五萬大軍,還把沐春打的落荒而逃的。” “但麓川是朝廷的另一道出海口,如今已經(jīng)控制了交趾布政司,麓川那邊如果不能拿下來,這對朝廷而言,會影響未來的海貿(mào)大計。” “拿下來麓川,朝廷就可以對烏斯藏都司劃府置縣,加強朝廷在烏斯藏的統(tǒng)治力度,先說說,你們誰去麓川吧。” “西平侯府是沒能力在西征了。” 方世玉看著一眾勛貴,神色沉重的說道。 只見這個時候,鄧銘開口道:“殿下,我倒認為可以不打,麓川本就臣服大明,為了控制麓川,更好的靠近出海口,這是不是完全沒必要的事情。” “畢竟朝廷并不缺少出海口。” 鄧銘這話說得也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 方世玉面色沉重,篤定道:“拿下麓川,勢在必行,東方全是出海口,西邊的出海口一個也沒有,拿下來額麓川,所有貨物集散云南地區(qū)。 加大云南地區(qū)的發(fā)展,屯墾,從西南角落就可以直接出海。” “烏斯藏劃府置縣是千年大計,它太大了,朝廷強大的時候,它不會有什么動作,一旦朝廷失利,或是朝廷不在強大,它隨時從朝廷的手中分裂出去。” “單單從地圖上看,烏斯藏快要有整個南方(長江以南)的地區(qū)都要大了。” 方世玉說罷,一旁的穎國公傅忠開口道:“殿下,一定要拿下麓川,打通西南的出海口嗎?” 方世玉點了點頭道:“你們,都不愿意去?” 眾人倒是沒有退縮的意思,藍玉開口道:“要是他們都怕了,不敢去,那就讓我去吧,好好教育教育沐春那小犢子,拿下麓川。” 藍玉率先開口,其余眾人倒是反響平平,似乎對麓川,真的沒有人感興趣哪里。 方世玉笑了笑道:“梁國公剛剛老來得子,正是天倫之樂的時候,哪里能上戰(zhàn)場,你們中要是都不請纓,那我可自己點名了。” 方世玉話音剛落,徐輝祖開口道:“殿下,您到底想做些什么?這不打北邊的大患,倒是對南邊的小國,那么情有獨。” “因為南邊,往往比北邊更重要,朝廷的北方,除了漠北草原外,就只剩下西北的東察哈臺地區(qū),這兩個地方都不是那么容易拿下來的。” “拿下了他們,回過頭,還是要對南邊動手。” 方世玉倒是知道徐輝祖的小心思,想去北邊,他是確實想去,和草原游牧打仗,或許也是徐輝祖的一點點追求了吧。 方世玉道:“要不,常茂再走一趟?”好家伙,這些勛貴竟然沒一個主動請纓的,無奈之下,方世玉只能將目光放在常茂的身上。 常茂表情凝滯,也不知是愿意去,還是不愿意去,正當方世玉下不來臺時,平安開口道:“殿下,微臣愿往!” “殿下,末將也愿前往。” 何文輝開口道。 望著兩個年齡已經(jīng)過了五十的老家伙,方世玉抿了抿唇道:“兩位這是......” “殿下,咱也只是個泥娃子,當年若不是太祖殿下看重,帶在身邊,收為義子,指不定在街頭就餓死了。” “沐春雖然敗了,但朝廷卻不能挫了銳氣,殿下給臣精兵五萬,趕赴麓川,至死以助殿下,打通西南出海口!” 平安目光篤定,他和何文輝都是朱元璋收的干兒子,不過他們的命運顯然是沒有沐英好的,但勝在,他們還沒忘記那個老戰(zhàn)友。 雖然老戰(zhàn)友死了,老戰(zhàn)友的兒子有點不堪用,但現(xiàn)在是考慮如何把敗仗轉(zhuǎn)回勝仗的時候,卻不是在討論沐春是否堪用的問題。 方世玉道:“二位既然愿往,便回府去安頓幼小,明日接了調(diào)令,去軍中校場點兵,一應(yīng)物資,軍需,朝廷竭力供給。” 終于抓到了能不帶有私心的家伙,西南戰(zhàn)事吃緊,方世玉卻是不愿意再耽擱了。 平安和何文輝離開了武英殿,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回家安頓老小去了。畢竟事情緊急,勞師遠征。 望著兩個老將軍的背影,方世玉笑了笑道:“西平侯兵敗,致使朝廷損失慘重,七軍都督府簽令,停西平侯府俸祿一年,著令沐春招募當?shù)赝了荆M建新軍。編制八萬。” 方世玉說完,拂袖而去,這幫老丘八,太始朝才第五年,就開始精于算計,一個個攻于心計,不愿意去麓川。 確實說,麓川那邊的戰(zhàn)爭并不是靠著人數(shù)就能獲勝的,麓川的局勢,遠比當年傅友德藍玉沐英平定云南還要混亂的多。 哪里看似有一個統(tǒng)治當?shù)氐膰遥珜嶋H上就是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朝廷罷了,深山老林中,蛇蟲鼠蟻,對大明軍隊實則并不算友好。 藍田聽著方世玉最后對西平侯府的懲戒,心中戚戚然,眾人聯(lián)名簽署了公文后,藍田跟著藍玉路上嘟嘟囔囔的說道:“義父,殿下是不是昏了頭了,西平侯損失了五萬精兵,丟了無數(shù)的糧草輜重。” “就罰他們西平侯府一年的俸祿?還讓西平侯府擴招兵馬到八萬?這樣的話,西平侯府養(yǎng)點私兵,豈不是有十萬大軍了?” 藍田一頭霧水,埋怨著方世玉是非不分,賞罰不明。 這哪里是處罰?明明是擴大了西平侯府的實力和勢力,十萬大軍啊,朝廷幫著養(yǎng)八萬,西平侯府瞬間就有造反的實力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