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第449章 番外 劉曜-《皇后成長手札》
第(2/3)頁
獻容那時卻已在西晉做了第七個年頭的惠帝皇后,她被司馬熾鎖在弘訓宮內,無事不得外出。
影衛那時已被獻容收伏,再不替他傳消息過來。他在平陽城清冷的王宮里再也坐不下去,眼睛一閉,便是讀書臺那個青衣姑娘,或淺笑,或眉頭深鎖。
她有著對世事一無所知的天真爛漫,每日憂愁的不過是畫本故事,妙目里盛滿的是一整個江南的盈盈秋水。
如今他是前趙帝王,她是西晉先皇后。
一個鰥夫,一個寡婦,倒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既得不到她的消息,那就將洛陽據為己有,也將她據為己有吧。
他這樣想著,并很快付諸行動。
他在西晉的皇宮里殺出一條血路,最后的目的地是弘訓宮。當他打開弘訓宮的大門時,獻容正坐在高臺上,一臉木然地向他看來。
他心里咯噔一下。
劉曜從未想到過獻容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在他的記憶里,獻容看他時總是偷偷的,小心翼翼里又帶了些許的懼怕,還有些期許。
他曾經希冀著有一天獻容能正大光明地和他對視。但他從未想到過的是獻容竟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那么冷漠,譏誚,甚至帶了絲毫不加掩飾的痛恨!
許是這些日子的幽閉生活讓她變得遲鈍了些。劉曜這樣想著,倒覺得心里好受了些,他上前一步,輕聲喚道:“青玉。”
語氣里已經不可抑制地帶了顫抖。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再喚出來時,竟似已經過了半生。
不,事實上,他已經將自己的掌中珠遺落半生,分離的時間太久,他面前的這個正襟危坐的末代皇后,早已脫離了他的掌控。他深深看著她,心底的狂喜漸漸被慌亂壓下去。
獻容仍淡然的看著他,不帶絲毫情緒。
他看著這個讓他魂牽夢縈數十年的女人,如今細細想來,她的生命、她的名字、她的皇后之位、她的幾廢幾立、半生沉浮,竟全是拜他所賜!
這一次,他終于能夠正視獻容——以一個男人的目光,看向原本就該屬于他的女人。
“青玉,阿兄帶你回家。”
他不顧獻容的反對強行將她帶回平陽城。獻容的目光里越是清冷,他便覺得心里的熱血越是激蕩,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鮮卑人骨子的兇性終于徹底被激發出來,回到王宮的當天夜里,他強行占有了獻容。
自那日起,這個一直以來都十分柔順到像女兒的獻容,他的青玉眼中最后一絲火光也熄滅了。
他將獻容冊為皇后,至于獻容同那個白癡皇帝生的女兒,早已被他令人遠遠的送走,淪為奴隸。什么清海公主,不過是他精心養大的妹妹走失這幾年同一個傻子生的女兒罷了,與他毫無干系。
他看了便覺得十分厭煩。
獻容為他生下第一個兒子的時候,他為他取名為熙。
熙者,光也。光者,希望也。
劉曜將他與獻容生的兒子立為太子,他將會成為趙國的希望。
只是獻容的目光也變得越來越冷清,等到獻容為他生下第三子的時候,他給那個孩子賜了封地,他以為獻容會開心,可獻容卻只是轉過頭去,再不看他和孩子一眼了。
他的一腔熱血終于重新轉涼。這些年來,他小心翼翼地照顧著獻容的情緒,獻容卻似一直生他的氣,怎么也不肯原諒他。
他的耐心終于被消耗殆盡。
卜氏生的兩個兒子,在這些年的戰亂里早已流離失所,再不見了蹤跡,如今細細算來,劉曜膝下竟只得三個孩子,還全是獻容所出。
獻容是漢人。
劉曜那時覺得獻容是仗著自己寵愛,恃寵生嬌了。他覺得自己應該冷一冷獻容,讓她好好看清自己的位置。
已有大臣們悄悄勸諫他,漢人狡詐,漢人女子更不可靠,更何況她是這樣尷尬的身份,倒不若鮮卑貴女,天然大氣,鮮卑女兒生出來的孩子,更能繼承大統。他的心悄然動搖。正當他打算寵幸一兩個鮮卑貴族女子的時候,獻容竟然悄無聲息地離他而去。
這是他生命里的第二個女人離去。那時他正在冷與不冷獻容之間糾結著,聽到這個消息時,不過以為獻容這些年來心情抑郁,出宮散心罷了。待他終于趕去的時候,見到的卻是獻容早已涼透的尸首。
他竟來不及見獻容最后一面。
影衛面無表情跪在他面前,手中捧著一封信,有淺淡薄荷香,有那么一瞬間,他竟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解脫了。
他的心也隨著獻容而去了,所以他再感覺不到傷痛。
劉曜行尸走肉的活著。曾經為討獻容歡心所設立的太學,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充滿了魏晉之風的寬衣大袍重新被窄袖緊身的胡服所取代。那些他不動聲色的漢化,也重新被鮮卑習俗替代。
當他的頭顱終于被石勒一刀砍下時,劉曜竟奇跡般的看到了讀書臺那個青衣的姑娘正微笑著向他走來。
恍如隔了千山萬水。
(本章完)
卜氏死后,這個新上任的帝王成為鰥夫,睥睨天下時,他終于感到寂寞。
獻容那時卻已在西晉做了第七個年頭的惠帝皇后,她被司馬熾鎖在弘訓宮內,無事不得外出。
影衛那時已被獻容收伏,再不替他傳消息過來。他在平陽城清冷的王宮里再也坐不下去,眼睛一閉,便是讀書臺那個青衣姑娘,或淺笑,或眉頭深鎖。
她有著對世事一無所知的天真爛漫,每日憂愁的不過是畫本故事,妙目里盛滿的是一整個江南的盈盈秋水。
如今他是前趙帝王,她是西晉先皇后。
一個鰥夫,一個寡婦,倒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既得不到她的消息,那就將洛陽據為己有,也將她據為己有吧。
他這樣想著,并很快付諸行動。
他在西晉的皇宮里殺出一條血路,最后的目的地是弘訓宮。當他打開弘訓宮的大門時,獻容正坐在高臺上,一臉木然地向他看來。
他心里咯噔一下。
劉曜從未想到過獻容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在他的記憶里,獻容看他時總是偷偷的,小心翼翼里又帶了些許的懼怕,還有些期許。
他曾經希冀著有一天獻容能正大光明地和他對視。但他從未想到過的是獻容竟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那么冷漠,譏誚,甚至帶了絲毫不加掩飾的痛恨!
許是這些日子的幽閉生活讓她變得遲鈍了些。劉曜這樣想著,倒覺得心里好受了些,他上前一步,輕聲喚道:“青玉。”
語氣里已經不可抑制地帶了顫抖。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再喚出來時,竟似已經過了半生。
不,事實上,他已經將自己的掌中珠遺落半生,分離的時間太久,他面前的這個正襟危坐的末代皇后,早已脫離了他的掌控。他深深看著她,心底的狂喜漸漸被慌亂壓下去。
獻容仍淡然的看著他,不帶絲毫情緒。
他看著這個讓他魂牽夢縈數十年的女人,如今細細想來,她的生命、她的名字、她的皇后之位、她的幾廢幾立、半生沉浮,竟全是拜他所賜!
這一次,他終于能夠正視獻容——以一個男人的目光,看向原本就該屬于他的女人。
“青玉,阿兄帶你回家。”
他不顧獻容的反對強行將她帶回平陽城。獻容的目光里越是清冷,他便覺得心里的熱血越是激蕩,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鮮卑人骨子的兇性終于徹底被激發出來,回到王宮的當天夜里,他強行占有了獻容。
自那日起,這個一直以來都十分柔順到像女兒的獻容,他的青玉眼中最后一絲火光也熄滅了。
他將獻容冊為皇后,至于獻容同那個白癡皇帝生的女兒,早已被他令人遠遠的送走,淪為奴隸。什么清海公主,不過是他精心養大的妹妹走失這幾年同一個傻子生的女兒罷了,與他毫無干系。
他看了便覺得十分厭煩。
獻容為他生下第一個兒子的時候,他為他取名為熙。
熙者,光也。光者,希望也。
劉曜將他與獻容生的兒子立為太子,他將會成為趙國的希望。
只是獻容的目光也變得越來越冷清,等到獻容為他生下第三子的時候,他給那個孩子賜了封地,他以為獻容會開心,可獻容卻只是轉過頭去,再不看他和孩子一眼了。
他的一腔熱血終于重新轉涼。這些年來,他小心翼翼地照顧著獻容的情緒,獻容卻似一直生他的氣,怎么也不肯原諒他。
他的耐心終于被消耗殆盡。
卜氏生的兩個兒子,在這些年的戰亂里早已流離失所,再不見了蹤跡,如今細細算來,劉曜膝下竟只得三個孩子,還全是獻容所出。
獻容是漢人。
劉曜那時覺得獻容是仗著自己寵愛,恃寵生嬌了。他覺得自己應該冷一冷獻容,讓她好好看清自己的位置。
已有大臣們悄悄勸諫他,漢人狡詐,漢人女子更不可靠,更何況她是這樣尷尬的身份,倒不若鮮卑貴女,天然大氣,鮮卑女兒生出來的孩子,更能繼承大統。他的心悄然動搖。正當他打算寵幸一兩個鮮卑貴族女子的時候,獻容竟然悄無聲息地離他而去。
這是他生命里的第二個女人離去。那時他正在冷與不冷獻容之間糾結著,聽到這個消息時,不過以為獻容這些年來心情抑郁,出宮散心罷了。待他終于趕去的時候,見到的卻是獻容早已涼透的尸首。
他竟來不及見獻容最后一面。
影衛面無表情跪在他面前,手中捧著一封信,有淺淡薄荷香,有那么一瞬間,他竟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解脫了。
他的心也隨著獻容而去了,所以他再感覺不到傷痛。
劉曜行尸走肉的活著。曾經為討獻容歡心所設立的太學,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充滿了魏晉之風的寬衣大袍重新被窄袖緊身的胡服所取代。那些他不動聲色的漢化,也重新被鮮卑習俗替代。
當他的頭顱終于被石勒一刀砍下時,劉曜竟奇跡般的看到了讀書臺那個青衣的姑娘正微笑著向他走來。
恍如隔了千山萬水。
(本章完)
卜氏死后,這個新上任的帝王成為鰥夫,睥睨天下時,他終于感到寂寞。
獻容那時卻已在西晉做了第七個年頭的惠帝皇后,她被司馬熾鎖在弘訓宮內,無事不得外出。
影衛那時已被獻容收伏,再不替他傳消息過來。他在平陽城清冷的王宮里再也坐不下去,眼睛一閉,便是讀書臺那個青衣姑娘,或淺笑,或眉頭深鎖。
她有著對世事一無所知的天真爛漫,每日憂愁的不過是畫本故事,妙目里盛滿的是一整個江南的盈盈秋水。
如今他是前趙帝王,她是西晉先皇后。
一個鰥夫,一個寡婦,倒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既得不到她的消息,那就將洛陽據為己有,也將她據為己有吧。
他這樣想著,并很快付諸行動。
他在西晉的皇宮里殺出一條血路,最后的目的地是弘訓宮。當他打開弘訓宮的大門時,獻容正坐在高臺上,一臉木然地向他看來。
他心里咯噔一下。
劉曜從未想到過獻容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在他的記憶里,獻容看他時總是偷偷的,小心翼翼里又帶了些許的懼怕,還有些期許。
他曾經希冀著有一天獻容能正大光明地和他對視。但他從未想到過的是獻容竟會用這樣的眼神看他——那么冷漠,譏誚,甚至帶了絲毫不加掩飾的痛恨!
許是這些日子的幽閉生活讓她變得遲鈍了些。劉曜這樣想著,倒覺得心里好受了些,他上前一步,輕聲喚道:“青玉。”
語氣里已經不可抑制地帶了顫抖。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再喚出來時,竟似已經過了半生。
不,事實上,他已經將自己的掌中珠遺落半生,分離的時間太久,他面前的這個正襟危坐的末代皇后,早已脫離了他的掌控。他深深看著她,心底的狂喜漸漸被慌亂壓下去。
獻容仍淡然的看著他,不帶絲毫情緒。
他看著這個讓他魂牽夢縈數十年的女人,如今細細想來,她的生命、她的名字、她的皇后之位、她的幾廢幾立、半生沉浮,竟全是拜他所賜!
這一次,他終于能夠正視獻容——以一個男人的目光,看向原本就該屬于他的女人。
“青玉,阿兄帶你回家。”
他不顧獻容的反對強行將她帶回平陽城。獻容的目光里越是清冷,他便覺得心里的熱血越是激蕩,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鮮卑人骨子的兇性終于徹底被激發出來,回到王宮的當天夜里,他強行占有了獻容。
自那日起,這個一直以來都十分柔順到像女兒的獻容,他的青玉眼中最后一絲火光也熄滅了。
他將獻容冊為皇后,至于獻容同那個白癡皇帝生的女兒,早已被他令人遠遠的送走,淪為奴隸。什么清海公主,不過是他精心養大的妹妹走失這幾年同一個傻子生的女兒罷了,與他毫無干系。
他看了便覺得十分厭煩。
獻容為他生下第一個兒子的時候,他為他取名為熙。
熙者,光也。光者,希望也。
劉曜將他與獻容生的兒子立為太子,他將會成為趙國的希望。
只是獻容的目光也變得越來越冷清,等到獻容為他生下第三子的時候,他給那個孩子賜了封地,他以為獻容會開心,可獻容卻只是轉過頭去,再不看他和孩子一眼了。
他的一腔熱血終于重新轉涼。這些年來,他小心翼翼地照顧著獻容的情緒,獻容卻似一直生他的氣,怎么也不肯原諒他。
他的耐心終于被消耗殆盡。
卜氏生的兩個兒子,在這些年的戰亂里早已流離失所,再不見了蹤跡,如今細細算來,劉曜膝下竟只得三個孩子,還全是獻容所出。
獻容是漢人。
劉曜那時覺得獻容是仗著自己寵愛,恃寵生嬌了。他覺得自己應該冷一冷獻容,讓她好好看清自己的位置。
已有大臣們悄悄勸諫他,漢人狡詐,漢人女子更不可靠,更何況她是這樣尷尬的身份,倒不若鮮卑貴女,天然大氣,鮮卑女兒生出來的孩子,更能繼承大統。他的心悄然動搖。正當他打算寵幸一兩個鮮卑貴族女子的時候,獻容竟然悄無聲息地離他而去。
這是他生命里的第二個女人離去。那時他正在冷與不冷獻容之間糾結著,聽到這個消息時,不過以為獻容這些年來心情抑郁,出宮散心罷了。待他終于趕去的時候,見到的卻是獻容早已涼透的尸首。
他竟來不及見獻容最后一面。
影衛面無表情跪在他面前,手中捧著一封信,有淺淡薄荷香,有那么一瞬間,他竟忽然覺得自己似乎解脫了。
他的心也隨著獻容而去了,所以他再感覺不到傷痛。
劉曜行尸走肉的活著。曾經為討獻容歡心所設立的太學,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充滿了魏晉之風的寬衣大袍重新被窄袖緊身的胡服所取代。那些他不動聲色的漢化,也重新被鮮卑習俗替代。
當他的頭顱終于被石勒一刀砍下時,劉曜竟奇跡般的看到了讀書臺那個青衣的姑娘正微笑著向他走來。
恍如隔了千山萬水。
(本章完)
卜氏死后,這個新上任的帝王成為鰥夫,睥睨天下時,他終于感到寂寞。
獻容那時卻已在西晉做了第七個年頭的惠帝皇后,她被司馬熾鎖在弘訓宮內,無事不得外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