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咱老朱看來,劉徹也好,漢景帝也罷,對李廣一家都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就李廣的哪件事,是咱就能給他宰了?!? 朱元璋說的倒是不錯。 漢景帝時期,李廣竟然敢私自接受諸侯王的賞賜,換成是哪個沒有容人之量的君主,換做是朱元璋,李廣絕對是會被宰的。 但是漢景帝竟然沒有計較這件事,所以李廣沒事。 后來到了漢武帝時期,大規模反攻匈奴,本來是武將們立功升官的大好機會,武帝也給了李廣很多的機會。 讓他帶領大軍出征。 可李廣呢? 李廣屢次戰敗,多次迷路,還有全軍覆沒,自己被俘虜的經歷。 如果漢朝沒有用錢贖罪的政策,李廣就是長了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還有霸陵尉,真是無辜啊,秉公執法也被殺。 漢武帝明知道李廣濫殺無辜也包容他了,甚至李廣多次戰敗還是一再給他機會讓他領兵。 要知道漢武帝可不是什么仁慈之君,武帝朝的高官善始善終的屈指可數,哪怕官居丞相之位,稍有不慎都是殺身之禍,但是劉徹就是對李廣很容忍。 后來漠北決戰,衛青讓李廣單獨帶一支側翼軍隊執行合圍匈奴軍隊的任務,但是李廣迷路失期,讓衛青的漠北軍團側翼暴露,雖然衛青穩住了打贏了戰爭,但也造成了漢軍嚴重的傷亡還放跑了單于。 這樣的罪名,放到哪個時代,都是死罪。 區別就是要不要誅連九族罷了。 但是呢?漢武帝對李廣失期放跑了單于的事情也沒有追究,李敢的兒子居然還有臉跑去找衛青的麻煩,衛青不找李家的麻煩都不錯了。 李敢行刺大將軍,這個行為,放到后世,肯定是被人當場擊斃。 放到古代,夷三族都很正常,衛青沒有追究,劉徹沒有追究,只是霍去病忍不住殺了李敢,李敢和李家還真沒有資格叫屈。 一個武將,打了幾十年的仗,幾乎都是敗仗,沒有一場像樣的勝利,還迷路,甚至還有全軍覆沒,本人被俘的經歷,居然沒死沒殘,生龍活虎活到六十多,年紀一大把還能提劍上戰場,這都不叫運氣好,什么叫運氣好? 作為一個臣子,在政治斗爭中站錯位,皇帝包容他。 私自殺掉向國家投降投降的異族俘虜,皇帝還是包容他。 多次戰敗,迷路,被俘,貽誤戰機,皇帝包容他,準許他拿錢贖罪,還一再的重新啟用他。 他公器私用,公報私仇殺害按法律執行公務的官吏,皇帝依舊包容他。 試問華夏歷史上有幾個臣子能被兩任君主這樣容忍的? 如果皇帝做到這樣都不算愛護李廣,那什么才算? 李廣不是運氣差,而是他的好運都被他的狂妄自大,無能無德,還有草菅人命作沒了。 ………… “我李廣竟然會不得封侯?”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看到盤點自己的李廣頓時感到無比的難受。 怎么盤點別人都是什么名帥、猛將,到了自己這里就是悲情人物。 “悲情?” “我李廣可不需要什么悲情!” “我要建功立業!” 到了現在,李廣還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 “李廣悲情?” “竟然還有這么一說,朕想不明白。” 隋煬帝楊廣看到這里,都差點罵臟話了。 “悲情?” “一個多次打敗仗的人有什么好悲情的?” “若是在朕的手中,多次打敗仗,還敢違抗軍令,早就給他頭都砍了?!? “真當自己是個大人物?” “拿著最多的機會,可有幾次把事情辦利索的?” “漢武帝也是脾氣好?!?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李廣可不是難封,而是沒辦法封?!? “若是李廣都能封侯的話,那規矩不就亂了?!? ………… 李廣是悲情的。 李廣也是不悲情的。 評價李廣,應該客觀看待。 其實從司馬遷《史記》原文里已經可以得出結論了。 眾所周知,太史公其人行文是存有自己相當程度的好惡的。 寫他喜歡、他認可的可說的上是極盡渲染之能事。 典型的例子就有洋洋灑灑、異彩紛呈的《項羽本紀》和這篇《李將軍列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