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港島距離東廣太近,你這邊得了感冒,我那邊就得發燒。” “以后有什么情報,線索,我希望能像這次一樣,雙方坐下來溝通一下。” “到時候,負責案件的人未必是你和我,可有這次的先例在,再次合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今天的話題有些壓抑,呂澤的煙是一根接著一根。 楊曉華也拿起一根煙,默不作聲的給自己點上:“要是港島人都像你這么想就好了。” “錯了。” 呂澤搖搖頭:“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對炎黃二字的認可度還是蠻高的,因為我們的父輩多是二三十年前過來的,我們的皮膚是黃色的,內心也是黃色的,起碼大多數人是這樣。” 說完,呂澤彈了彈煙灰:“下一代就不一定了,各國對待移民的態度,基本是一致的,三代才算做正宗的本國居民,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楊曉華的學歷并不低,點頭道:“因為環境和適應。” 呂澤點點頭:“對,就是因為環境和適應。” “當一個人自出生起,身邊的人都不在談論一件事的時候,他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三代之后的外來者,會變成土生土長的本國居民,和當地人有一樣的習俗,一樣的文化,一樣的民族觀,這就是歸化。” “港島也是一樣,所以我覺得,下一代的港島年輕人很危險。” “港島的根斷了太久,哪怕能接上,融合了太多西方文化之后,它也會像混血兒一樣多少有些改變。” “就我目前來看,港島教育部門做得很差。” “你可能不知道,鬼佬年年改教材,中華文化在港島文化中的占比是越來越低了。” “現在的青少年,很多連成語典故都不知道,鬼佬是在掘我們的根。” 楊曉華眉頭微皺。 從沒有人和她這么直接又肯定的談論港島教育問題。 不,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教育了,而是上升到了民生與文化層次,這個層次容不得一點馬虎。 “這個問題很嚴重嗎?” 楊曉華心中滿是憂慮。 “非常嚴重。” 呂澤少有的沒有退縮,而是非常肯定的回答道:“不信你們可以在教育部門查查,看看現在的課本是怎么寫的,我想這對你們并不難。” 稍微停頓,呂澤又道:“暗戰,其實比明戰更可怕,文化戰爭,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我并不是批評你們,而是實事求是,就目前而言,我認為你們的某些機構存在失職行為,他們只留意到了明面上的戰場,卻忽視了文化才是一個文明的根基。” “我會向上面反應的。” 楊曉華也嚴肅起來,與呂澤重重的握了握手:“很高興認識你,呂警官,你是一名愛國,開明,睿智,且干練的港島警務工作者。” “過獎了,我只是不像某些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皮膚顏色。” 呂澤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我馬上就要回港島了,有機會來港島玩的話,一定要聯系我,不管怎么說,我們也算是戰友了。” “對。” 楊曉華笑容滿面:“我們是戰友,而且有相同的信念,那就是堅信炎國會越來越好,謝謝你的到來,呂澤同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