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人生在世天地寬》
第(2/3)頁
“我姐比較關心這個,去年的不知道,前年似乎是4.3,現在應該更少。”
如今知青們潮涌一樣回城,新建住宅數量和這相比又少得可憐,這個平均數和兩年前相比絕對更少!
但就算是4.8、4.3,一家三口說白了也就一間房,不寬裕!
而且...
相偉榮笑了笑,道:“任何平均數都是在耍流氓,報告里騙鬼的。
最能體現實際情況的,得中位數才行。”
平均4.3,那說明大部分滬上人家壓根沒這寬裕。
人均兩平方以下的才算住房困難戶,那2.2、2.5的呢?
就算有個三平方,江慶都很難想象,如果是自己一家五口人只有15平方的房子,怎么過日子!
至于相偉榮說的那個“中位數統計”,不好意思,別說這年月沒人這么搞,幾十年后也很少有人提。
這時宮雪道:“不管怎么說,現在有工作的滬上人總不會露宿街頭了,集體宿舍還是有的,比解放前好得多。
公房租金也便宜,書上不是說28年那會,魯迅兩口子租住在石庫門景云里,那房子就值5萬塊大洋!
魯迅每月薪水300塊大洋,根本買不起,據說也是拼租幾間。
那時候滬上的吃喝花費其實都還行,不是超貴,就是不到10平的小房間,租金就要10到15塊大洋。
一個技術工人每月工資三、四十塊,一家三口過日子只能租這樣的小房子。
現在這么小的公房租金幾毛、一塊,至少住得起,輪不輪得到租另說。
對了玲子,你在京城住科學院的單間宿舍,峨眉廠那邊對房子怎么說的?”
“還是單間,可能有個十幾個平方。我無所謂的,有個住的地方就好?!?
朱玲語氣緩緩,很好聽。
“這個你可要敲定了,別給騙過去,結果住集體宿舍...”
宮雪“吧啦吧啦”一堆。
房子,城市人心中的痛!
這會相偉榮想到些事,過個兩三年滬上為了緩解住房緊張,開始搞住房改革,報紙上都登過很多次。
84年規定不論樓層,每平米售價最低360塊,職工購買付款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其余部分由國家和單位補貼。
呵呵..
然并卵,幾個人買得起?
80年代的最后一年,華(人)夏(民)第(日)一(報)報寫了篇文章,當時還在剡縣當駕駛員的自個是當奇聞看:滬上新建商品房價2300元/平米,小區空空蕩蕩,有價無市,堪稱鬼城!
沒辦法,真的只有鬼才買得起。
那年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每月最多也就存個50塊,不吃不喝100年才能買上一套兩居室。
八十年代的新聞就開始呼吁樓市調控,調控上幾十年,哈哈!
調控成“空調”。
想想都有意思。
……
今晚的酒吧早早就基本滿座,但靠近樂隊位置相鄰的兩張小桌上一直放著“預定”的牌子。
剛才進來時,呂少寅只是同門衛提了一句,眾人就被領到這兩桌,連門票錢都沒付。
市外事辦就能管著這邊呢,少寅這家伙在吃過飯后打過電話,自然有人會通知這邊留座。
大客戶,大洋豪,得招待好了!
這一幕也引起了酒吧內眾人的好奇:之前所有客人都是外賓,大部分黃毛,就一桌貌似是東洋鬼子。
最好的位置都預留快三小時,新來的這八個人夠牛!
是夠牛,黃毛藍眼睛們基本上都在喝大綠瓶子的啤酒,而相對來說,東洋鬼子們桌子上的酒瓶子,倒是比西洋毛子桌上的多點。
別以為洋毛子都有錢,這間酒吧的消費其實比大部分美國酒吧里的消費都高,缺錢的洋毛子也舍不得呀。
要了點酒水飲料和小吃,根本就不看價格,相偉榮選了瓶甜白,這個也適合女士們。
這會也快到夜宵時間,正好略微吃點、喝點。
聊天,聽音樂,爵士大頭,還有美國鄉村音樂,有幾個西洋男女毛子即興起舞。
聽著聽著,朱玲對宮雪道:“還會跳嗎?”
“當然,忘不了,倒是你不會忘了吧?”
朱玲笑了起來,“我可是舞蹈演員出身,你剛當文藝兵那會,這跳舞還是我教你的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