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外灘有名的老建筑群挨著馬路一線排列,加起來長度能有個差不多1500米,都被編了號,從最南的1號,往北至挨著外白渡橋的33號。 編號中間有幾處斷開,外貿大樓是27號,在建筑群中相對比較靠北。 南側挨著的是揚子大樓,這會是滬上糧油進出口公司等一堆單位的辦公場所,也屬于房管會管轄,說白了就是屬于市政府的直管地盤。 北邊是原本的格林郵船大樓,這會叫廣播大樓,因為從30年前開始這座大樓大部分就歸了滬上人民廣播電臺使用,少數樓層近幾年歸屬其上級單位文廣局局辦。 外貿大樓左右這兩座樓的規模一般,而且根據產權與使用者的情況分析,近一兩年內只要錢到位,買下來不是太大問題。 看明白外貿大樓的情況后,眾人沒往南,因為這距外白渡橋不遠了,干脆往北再走一段。 外灘29號是原本的東方匯理銀行大樓,現在叫東方大廈,總體只有三層,但樓高超過了21米。 每層層高過七米,敞亮! 一眼看去,這樓屬于典型的西方古典主義風格建筑,二至三層外立面中間采用的是希臘古典建筑中的艾奧尼柱式,雕刻精美,入口門廊具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 這些不是在邊上“嘰里呱啦”說這座房子的鄧國偉介紹的,而是相偉榮自己看出來的。 大概是“三世記憶”的原因,反正看一眼就知道這些,至于為何清楚,相偉榮倒是說不上來原因。 鄧國偉對這座樓比較熟,因為這如今是滬上市公安局交通處的辦公樓,這些年他來過幾趟。 “只要價錢合適,這樓也拿得下來,因為樓的層高是嚇人,可就可憐巴巴的三層,里頭辦公面積相對太小,交通處那幫伙計辦公桌都擺得前心貼后背...” 鄧國偉的意思明確:只要能讓市里給交通處造座湊合的新辦公樓,人家還巴不得換地方呢! 再往北照理該是30號,但在馬路邊是看不到這個門牌的,得近院子才行,這已經接近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 不是緊挨馬路的樓房,是大院,院子大門顯然是解放后才開,里邊如今屬于滬上友誼商店,31、32號也是,記憶里貌似幾十年后這會造一座新的高檔酒店,成外灘上的一個異類。 幾十年前這一塊,加上隔壁的外灘33號都屬于英國駐滬上總領館,將來貌似都歸了那家五星級酒店。 到這,前邊就是外白渡橋。 瞅了瞅友誼商店的大門,相偉榮說了句:“進去看看。” 買東西? 不,看房子,因為那位金主任各人強烈推薦:如果是想買外灘這邊的老房子拿來住的話,那這外灘北口的原英國駐滬總領事館是最好的選擇! 這邊是友誼商店,但按照原有規劃,兩三年后商店本就要搬走。 從這也有門去隔壁的33號大院,那邊是國旅滬上分社和市外資委這些機關,直接用美元砸,百分百能搞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