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西班牙王國去年才被明軍打敗,自身都難保,肯定也無法再向神圣羅馬帝國提供幫助了。 至于帝國東面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哪怕能夠與他們進行聯合又能怎么樣?一樣不可能是明軍的對手,連他們自己都很危險。 因為在瑞典王國戰敗之后,瑞典人占領的領地都會落入明軍手中,而明軍又已經占領了羅曼諾夫王朝。 所以,波蘭-立陶宛聯邦已經處在明軍幾面的威脅之下,他們曾經強大,但現在連瑞典王國都比不上,怎么去對抗明軍? 既然這樣,神圣羅馬帝國就沒有必要垂死掙扎了。 與其等著明軍主動來打我們一頓然后逼著我們投降,還不如我們自己主動一些,這樣也少受一些痛苦。 雖然斐迪南三世懂事得令人心痛,但是李定國在沈浪的命令下,迅速抽出一支軍隊接管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權力。 然后就讓斐迪南三世下了一道命令:允許帝國境內的所有公國、侯爵領地、自由邦等實行自治,并允許他們的信仰自由。 這個命令,幾乎是直接將本就不牢固的神圣羅馬帝國給拆了個稀碎。 斐迪南三世雖然痛苦萬分,但如今已經由不得他作主了,原本就對帝國統治不滿的公國、侯爵領地和自由邦等,頓時將明軍當成了救世主。 神圣羅馬帝國一完,夾在神圣羅馬帝國和羅剎國中間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頓時亡魂皆冒,知道接下來就要輪到自己了。 聯邦內部迅速分成了兩派:一派也準備像神圣羅馬帝國一樣,直接選擇投降,因為根本打不過,戰斗下去除了讓聯邦付出慘重代價之外,根本不會改變任何結果。 既然這樣,堅持戰斗又有什么意義?所以他們也被稱為投降派。 另一派則是主戰派,甚至準備與信仰完全對立的奧斯曼帝國聯盟,一起對抗即將滅亡整個歐羅巴洲的東方強敵。 因為他們擔心波蘭-立陶宛聯邦一旦投降,也會被迅速拆分,然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無法再反抗東方人的統治,甚至波蘭-立陶宛聯邦也將永不復存在。 可是,還沒等他們爭論出個結果,也沒能與奧斯曼帝國消除雙方之間的分歧結成聯盟,五萬明軍便先一步從羅剎國西面分成三路進入波蘭境內。 連是戰是和都沒有達成統一的波蘭人,怎么可能是如此強大明軍的對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