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途徑河內-《三國之統帥天下》
第(2/3)頁
呵呵呵\\李輝笑道:我也正又此意,只是不知道從何下手!
賈詡道:我們可以分析劉備和孫權,孫權此人深沉老成,手下有張昭、張纮、顧雍等智謀,呂‘蒙’年輕將領,以劉備名義動孫權未必能達到效果,而劉備好面子,以君子自居,手下雖有諸葛亮卻不能完全信任,在再者此人薄情寡義,如果打劉備,有造出輿論,劉備必然上鉤!
什么方向?李輝問道。
關羽!賈詡道:關羽孤高,獨自一人鎮守南郡,又是劉備結義兄弟,如果關羽出事,無論從道義還是從情感上,劉備決不能在世人面前失了仁義面子,必當尋找時機,以替關羽報仇為名攻打孫權,如此大事可成!
哈哈哈\\李輝哈哈大笑:一個毒士,一個鬼才都惦記上了關羽,看來關羽命不久矣!
就在褒獎李輝圣旨發出第二天,為曹‘操’默默服務多年,在曹‘操’集團中聲望頗高,人望最重荀彧在家中引鳩自殺。曹‘操’集團內不又損失一個人才。曹‘操’得知這一噩耗,如遭五雷轟頂,頭痛‘欲’裂,難以忍受,差點昏死過去。
曹丕也沒有想到荀彧會這么執著,將漢室這即將倒塌江山看比自己命還重。荀彧一死,荀攸也閉‘門’不出,名為守孝(荀彧乃是荀攸叔叔),實則算是歸隱。從此不問世事,與世無爭,征得曹丕同意之后,護送荀彧靈柩返回老家潁川,自此曹氏集團開始沒落。
大哥,何以才俊都是這么執著?李輝問隨行徐庶。
徐庶道: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教義便以忠君愛國為讀書人最高做人準則,四百年來,我大漢臣民經年累月熏陶,已經漸漸‘迷’失了開拓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徹底成了皇帝工具,荀先生便是受害者,只知有君,不見有民!
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該怎么做?李輝繼續問道。
徐庶道:秦國地處偏僻,土地貧瘠,何以在‘春’秋戰國戰火洗禮中屹立不倒,到最后突然爆發,統一六國,一來和秦國各代君主作用分不開,二者便是正因為地處偏僻,沒有和中原那種正統儒家思想接觸,一直奉行百家爭鳴狀態,全國上下氣氛高漲,各種想法層出不窮,發明創造、詩詞歌賦哪一樣都不及別國,卻樣樣都有,集百家之長斗一家之短,豈有不勝之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