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文音拉著小提琴,動作輕柔無比。 琴音似那悲苦且無力的呻吟。 終于,在少女牽腸掛肚中,因為家里臨時出事而晚來的梁山伯,終于急匆匆的趕來。 樓臺之上,兩人相會。 幽怨的琴聲,仿佛如同祝英臺那縈繞在心頭,不斷交織的委屈與思念一般。 小提琴如泣似訴的滑奏,仿佛如那少女一般,緩緩的傾訴著。 大提琴低沉哀愁的音色,仿佛如那震驚無言的梁山伯,內心百感萬千。 兩人低聲的訴說著愁苦。 相戀,仿佛反而成為了悲劇。 兩人的力量太過弱小,樓臺之上,祝英臺與梁山伯久望無語。 祝英臺的內心如同刀攪,悲傷至極之下,也對未來產生了絕望與無力。 萬丈情絲寸寸碎,尚以何言對故人? 梁山伯一口鮮血噴出! 一場好夢匆匆醒,心已碎,意難伸,從此不到錢塘路,怕見鴛鴦作對飛! ------- 小提琴聲逐漸降低,慢慢的微不可聞。 但這是暴風雨前,最后的平靜罷了! 驀然間! guang!!guang!!guang!! 安靜之中,劇烈的鑼鼓猛然敲響! 隨著快板的奏響,情感開始爆發! 李文音那充滿了力量的雙音,仿佛充滿著無比的悲憤與凄涼! 愁腸百結的梁山伯回到家鄉后!因病亡故! 得知這一事情的英臺肝腸寸斷,心若刀割! 重重的逼迫下,求天不應,求地不靈的英臺,終于答應了穿上嫁衣,走上花轎。 但花轎之上,懸掛著白燈籠。 琴音充斥著一種悲涼無比的決絕! 英臺似乎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終于,出嫁的隊伍路過梁山伯的墳前。 一時間百感交集,英臺跪在墓碑前哭訴! 英臺哭墳! 小提琴的音色仿佛被巨大的悲痛所打散! 悲傷無以復加! 悔恨,不甘,悲痛,交織在李文音的演奏之中! 撕心裂肺,悲慟大哭! 為何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 怨天怨地中,隨著李文音決絕的跳弓演繹,絕望的英臺劇烈的感情猛然爆發! 整個弦樂組,打擊樂組,在這一瞬間,被小提琴帶動的驟然響起! 一種極度的憤怒,一種極度的悲愴與蒼涼! 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之中,英臺跪在墳前哭訴,如杜鵑啼血! 似乎就連上天也為這一對璧人的遭遇而感到憤怒! 李文音猛然奏響的一個長音! 鑼鼓齊鳴! 當主題再次揚起! 便恍若悲傷到極點,抱著殉情之心,想要以微薄力量,反抗壓迫的英臺! 一道閃電劈開了梁山伯的墳墓! 早已心存死志的英臺,毅然決然的縱身一躍! 跳入墳墓之中! 而墳墓,就于此刻,瞬間閉合! 觀眾們的內心,隨著這劇烈的演奏,不斷的上下跳動著。 長號聲,圓號聲! 慷慨悲壯的奏完最后的主題! ...... 一瞬間,似乎所有的聲音消失不見。 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只有豎琴那輕輕的撥弦聲。 再次出現的長笛,仿佛那雨過天晴的春日。 豎琴輕靈的聲音,便宛如那溪水流淌,百花盛開。 那看起來凄涼的墳墓周圍,長滿了鮮花。 從墳頭長出了兩朵引人注目的美麗花朵,兩只五彩斑斕的蝴蝶纏綿悱惻般的翩翩起舞。 終于,弦樂組再一次奏響了主題。 音樂慢了下來。 蝴蝶在花叢之中,盡情的追逐嬉戲。 生機盎然。 似乎是這一段經歷了生死的戀人,終于可以自由自在的長相廝守在一起,沒有了父母的逼迫,官僚的欺壓,也再也沒有了悲傷。 化蝶! 李文音的琴聲響起。 熟悉的主題,再一次輕柔的奏響。 柔美的琴聲之中,似乎蘊含淡淡的哀傷。 但更多的,似乎是對兩人的祝福。 突然。 李文音的琴聲變得輕靈歡快了起來。 輕柔的顫指,便如同兩只蝴蝶在嬉戲。 你儂我儂之中,也再也沒有了塵世之中種種的煩惱。 隨著李文音的琴聲。 整個樂團的弦樂猛然揚起。 一種感動開始在觀眾們的心中蔓延而起。 有情人,經歷了百千磨難,最終雙雙化蝶。 猛然揚起的鑼鼓與管樂,仿佛如同后人以此為戒一般,將這一段愛情故事,永久的傳唱下去。 李文音的小提琴,再一次奏響纏綿的高音。 故事的畫卷似乎慢慢合上,但隨著最后的一聲泛音,觀眾們仿佛看到了兩只蝴蝶,慢慢的從眼前飛過。 恍若一場夢。 李文音長出一口氣,放下了小提琴。 觀眾們仿佛才剛剛反應過來一般,開始回味著剛剛音樂之中的故事。 這波瀾起伏,凄美絕倫的愛情故事,讓觀眾們忍不住為之心潮起伏。 這是一種觀眾們從未聽過的風格。 但卻依舊是屬于浪漫主義。 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音樂。 觀眾們互相對視著,忍不住發出了輕微的贊嘆聲。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古典音樂! 這是一首充滿了華國韻味風情的大樂章。 聽這么一整首的曲子,居然無異于是看了一場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電影。 甚至忘記了鼓掌! 臺下靜悄悄的,終于開始有了聲音。 零零散散的掌聲,如同小溪流匯聚一般,慢慢變成了江河大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