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九章 達咩達咩~~~-《我在德云當網紅》


    第(2/3)頁

    半天的時間,咿咿呀呀這么久,尤其是剛剛接觸京劇,不太會用丹田發聲,肉嗓子干唱,很容易就把嗓子練壞的。

    所以一般沈常樂都是第一節大課練唱,第二節課練戲曲把式。

    所謂“書口戲架”,說相聲的一定要會一點評書,就是要有說書的口,比如最典型的《八扇屏》之類帶貫口的活,你有沒有說書的口,說出來差別很大。

    另外就是要學戲架子,當然不可能學的有多好,但是只要能有個皮毛,就可以說是受益匪淺,這樣在舞臺上身段使出來,或者做一些手上的動作才會好看,才會有味道,最簡單的一個比大拇哥,一般人使出來都是什么樣子?肯定是彎著的。

    而像是相聲演員、戲曲演員怎么使,那得是繃緊了直直向后翹的,不為別的,就為了這么一伸出來大拇哥,讓觀眾看的那么精神,那么瀟灑。

    更不用提像是相聲中少馬爺以及后臺的孟鶴糖、周九玲表演的鐵門坎了,那對于相聲演員來說算是一個亮點絕活,來一個確實不容易。

    不過對于京劇演員來說,這鐵門坎可是一點不叫絕活,那叫做基本功。

    比如像現在滬都京劇院的武丑名角郝杰,人家在舞臺上使起來鐵門坎是蹦前蹦后十多個打底的,興致好了,觀眾們熱情,演員高興二十來個都富裕。

    當然這是很正常的,畢竟相聲演員那是學,京劇演員那是專門練這個的,就像京劇演員說貫口也肯定干不過相聲演員似的。

    沈常樂先教傳習社學員們的是京劇里面基礎中的基礎,翻、騰、撲、跌、滾、摔等簡單動作,也就是所謂的毯子功。

    這些動作的難度對于剛剛接觸的學員來說已經很大了,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跌著碰著很常見,所以要在毯子上面進行,毯子功的名字也是從這里由此而來的。

    沈常樂自從拜師李勝素以來,主要練的是梅派的青衣、花衫路線,前者雖然是多以中青年女姓的形象,以唱功為主。

    不過后者就不一樣了,這是本世紀20年代以后,王瑤卿先生為了豐富旦角的表演藝術,充實藝術表現能力,把青衣沉靜端莊的風格、花旦活潑靈巧的表演、刀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為一爐,創作出的一種唱、念、做、打并重的新旦角行當,比如梅派的經典《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天女散花》都是花衫戲。

    所以沈常樂唱功就不說了,單是這個“武技”也是絲毫不差,再加上有金手指系統對于沈常樂身體強度和平衡性的增幅,他現在一口氣連翻二十幾個跟斗,連跨十幾個鐵門坎還是比較輕松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