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日軍登陸余杭的是第1師團,關東軍新調出來的勁旅,166師進攻紹興以后,他們就全力出擊紹興,范師長正在安排阻擊和伏擊!” 賀國光和羅家烈盯著周小山的表情都很嚴肅。 是打還是撤。 此刻需要做出一個抉擇。 衢州,金華東西兩線的鬼子都在向余杭方向撲來。 川軍在兩個月的較量中,讓他們損失嚴重,可是也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畢竟這兩坨重兵集團太大。 如今余杭的一個師團出擊,搞不好海上還有一個師團登陸余杭增援。 東邊又會形成一個新的重兵集團。 立刻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紹興的166師一撤,鬼子把進攻目標對準在浙東一角打的水銀瀉地的范紹增88軍,就很容易在寧波,奉化外圍形成一個包圍圈。 “把鬼子番號告訴范師長,希望他能學習鄭沖和譚望嵩的戰法,盡可能遲滯日軍從余杭出擊的師團,時刻準備后撤!” “以我和羅軍長兩人的名義,再給范軍長發報,讓他立刻安排部隊有序撤退,繳獲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都分給配合他作戰的地方武裝!我希望明天一早就看到他安排部隊撤退的公里數。” “給鄭沖和張震河,譚望嵩發電報,讓他們盯著東撤的鬼子,每日匯報鬼子主力的行軍進度。” 壓力有點大。 寧波的地形凸起在浙省地圖的東南,很容易被浙贛鐵路方向回援的日軍切斷后路。 周小山曾經想過讓范紹增朝著西線臺州,溫州方向撤退,退到衢州去。 但是如果沒有66軍的策應,他們又不會化整為零的戰術,很容易被日軍發現,并且圍殲在海岸線上。 他也想過,讓88軍做誘餌,誘導鬼子建立包圍圈,一旦分散兵力,66軍和88軍在包圍圈內外夾擊,鬼子一定損失很大。 這樣打又很容易發生意外,把66軍一起陷進去。 看著沙盤的周小山把鉛筆一扔,還是等范紹增先撤退來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