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戰前,劉琦就與黃忠探討過今日戰事。 雖能肯定張虎和陳生會反叛,但劉琦并不想將戰爭的規模擴展過大。 若是能夠快速解決,那是再好不過。 劉琦與黃忠議計: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發現最終只有一個辦法能夠快速解決戰斗,那就是擒賊擒王。 而能做成這件事的,只有黃忠一人。 …… 蔡,蒯等宗族兵馬整備陣勢,列防守陣,迎戰張虎和陳生麾下的兩曲騎兵。 那些騎兵的目標是荊州軍主陣,黃忠乘著這個時機,率領其麾的十八騎精銳從側翼沖出,去偷襲在襄陽城下的張、陳二賊。 戰場上,偷襲敵軍主將很難,因為會有層層守護,但今日的情況比較特殊。 張虎和陳生為了成功襲擊蔡瑁,沒率領大隊人馬出城,以求消除對方的戒備之心。 事實證明蔡瑁確實失去了戒備,但張虎和陳生也因缺乏隨機應變之能,事到臨頭卻失敗了。 浪費劉琦的感情。 …… 黃忠乘著敵軍不注意,輕裝去偷襲敵軍后陣,其行動雖然迅速,然還是為對方察覺。 敵軍的騎兵陣中,立刻分出一隊人改道去阻攔黃忠等人。 黃忠等十九人一邊策馬奔馳,一邊從箭壺中取箭、架弓,對準那些馳騁而來的賊騎便拉弦射去。 那些賊騎一早就看到了黃忠等人拉弓的姿勢,在聽到箭鳴聲后趕緊低頭或側身躲避。 但黃忠等人瞄準的并不是馬上的騎手,而是他們的戰駒! 呼嘯而來的羽箭幾乎箭箭命中,那支騎兵先排的戰馬在奔馳中一匹匹轟然倒地。 先頭的戰馬倒地,對后方奔馳的騎兵影響極大。 騎兵的戰馬無法在疾馳中停住,只能強行牽扯馬韁進行減速,但這種方式效率極低,根本不可能及時做出反應…… 前排賊騎倒地后,后面緊隨的第二排騎兵也被絆倒在地,再后面的騎兵雖然勉強拉扯韁繩停止了奔馳,但隊伍也因倉促而散亂,戰馬開始在原地打轉,不能再進攻。 黃忠放下黑弓,暗道:“到底還是烏合之眾,若是正規郡兵,怕是便不能奏效了。” 張虎和陳生在襄陽城內尚有兵將,本已派人調遣,但此刻城門前的百姓因驚恐而向城里蜂擁而去,而城內的兵將要往外出,內外形成對流,擁擠中被踐踏者和跌入護城河中的人不計其數,情況一時間僵持在了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