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用當著眾人的面,說劉表是荊楚俊杰,蔡覓的心中反倒是一陣輕松。 看這架勢,她是沒機會故意去親近那劉家阿翁了。 想到這,蔡覓露出了一絲媚笑。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表卻突然緩緩起身,對在座眾人道:“今日時值德珪生辰,襄陽城諸公相聚于此,吾有一事事,關乎荊州、亦關乎于天下,今日便借此良機宣于諸公。” 蒯良見劉表說的鄭重,隨道:“使君有何要事吩咐?” 劉表環顧諸人,道:“如今北方,袁氏聯合諸地牧守,相應朱儁號召,與董卓相持,河東、河內之地頻遭戰禍,天子年幼,卻于雒陽內屢遭跌難,如今各地牧守不顧天子,擅行進兵雒陽,董卓又是殘暴之徒,天子安危不定,漢室基業堪憂,當此危難之時,表已聯合各鎮宗親,即大司馬虞,益州牧焉等,出兵北上,護君保國,以安社稷。” 這一番話說出來,廳堂內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如今弓已滿弦,箭已待發,劉表的使者已經前往幽州劉虞處,而伊籍也將入蜀,結盟宗親之事已是定調。 而且劉表說的這事,荊楚望族中人也無法阻攔。 畢竟,此事占著大義,而‘護君’這個大義的旗面太大,縱然荊楚望族再是自私自利,但在這樣的巨大的帽子面前,誰也不好當眾說半個不字。 在眾人驚訝之時,劉表突然笑了,又道:“諸公可知,結盟宗親之策乃是何人想出來的么?” 端著酒爵的劉琦一口酒沒喝好,差點沒噴出來。 父親他,該不是想當眾將這功勞罩于我身上吧? 雖然這辦法確實是我想的! 但是他這么做的意義何在,就是為了當著這些人的面,替自己爭面子,讓蔡覓一會將那所謂的‘荊楚俊杰之首’之名冠在自己的頭上? 如此好像大可不必,以劉琦等人的角度而言,只要能夠打亂蔡瑁的計劃,不讓他指使蔡覓勾搭劉表,那這事就算成了,至于那個什么俊不俊杰的,不過是酒后之言,劉琦并不在乎。 以劉表的政治素養,應該還不至于辦這樣的事,這當中應該還是有些別的門道。 劉琦認真的揣摩,忽然間明白了劉表的心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