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袁軍各部的相繼潰敗,也使得他們的陣線開始全面收縮。 同時,負責坐鎮在中軍指揮的文丑也已經與黃忠交起了手。 這兩個人都是兩軍的大將,也是負責整個中軍戰場的中流砥柱,他們交鋒的勝敗在一定程度上非常能夠影響兩軍交鋒的進程。 文丑雖然是袁軍的大將,但論及綜合用兵能力,他還不是黃忠的對手。 特別是他所能用的兵馬,也遠不及黃忠多而精。 雙方就這么交著手,黃忠憑借其武勇,率兵沖破了文丑所布下的三重步兵防陣,可謂強悍。 文丑本想親自上場與黃忠交手,但最終卻被黃忠給嚇退了。 嚇退了文丑的不是黃忠的武技,而是他精湛的箭術。 黃忠的箭法極高,他在看準了文丑的位置之后,于百步之外抽出三支雕翎箭,對著文丑就是連續的射了出去,中間沒有絲毫的生澀和停頓。 虧了文丑身邊的護衛眼尖,急忙上前舍命替文丑擋下雕翎箭。 這三箭射了下去,文丑身邊的護衛倒下去兩人。 當然,并不是三箭中有一箭沒有射中,而是有兩支箭同時射在了一人身上。 而且三只間的水平角度是齊的,足見射箭之人的水平,已經達到了當世頂尖的地步。 文丑不怕跟黃忠正面交鋒,但面對這般驚世駭俗箭術,他也被嚇得渾身哆嗦。 文丑不是怕死,實在是他不想沒有意義的死,連對手的毛都沒碰到一下,就被對方的箭射了透心涼,這樣的死法未免太憋屈了,他自然是無法接受。 文丑被黃忠的箭術嚇到,隨即只能倉皇的后撤而走。 在他撤退的過程中,則是碰上了率兵前來接應的徐晃。 按道理來說,有人前來接應策應,對于文丑來說是件好事。 他即使是不感謝對方,也不應該怨恨對方。 但卻也要分來接應他的人是誰。 因為出了在袁紹面前互相告狀一事后,文丑的心中一直都在記恨著徐晃。 這也難怪,在河北諸將之中,敢在袁紹面前直接說文丑不是的人,徐晃還真就是第一個。 所以文丑一看見徐晃氣就不打一處來。 徐晃手持大斧,奔到了文丑面前,高聲道:“文將軍先走,這里我來阻擋!” 文丑惱羞成怒地道:“你休要在此裝好人,汝適才干什么去了!現在看我退了,方來此賣我人情,當我是愚鈍之人么?回頭我誓到丞相面前告你!” 說罷,文丑也不再看徐晃,而是縱馬帶領手下向后方撤去。 徐晃愣在原地,滿面通紅。氣的來回哆嗦,不知道該怎么辦。 換成別人,自然心中也難以咽下這口氣,好心過來援助,反倒讓人給痛罵了一頓,這算是什么事? 但戰場之上,還是沒有辦法讓他們考慮那么多的事,最終徐晃只能是深吸口氣,奔著黃忠所在的方向沖了過去。 氣可以生,但仗不能不打。 …… 天空中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水混合著血水,浸染在漳水前的平原上。 雨水阻擋了將士們的雙眸,使地面更加濕滑,這更是大大增加了將士們的死亡幾率。 數不清的士兵們在泥濘中摔倒在地,隨后便見有環首刀和長矛,長戟扎在他們的身上,鮮血從身體中噴灑了出來,到處都是血腥之氣。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袁軍依舊不能挽回他們的頹勢,戰死的士兵越來越多,將士們的士氣越來越低。 前方的戰事隨著斥候不斷的向后回報,都傳到了袁紹的耳朵里。 袁紹的臉色越來越白,他心中異常緊張,渾身打著擺子。 這場戰斗從一開始到現在,就沒有一條好消息,各部的損失越來越大,將校的折損也越來越多,就連大將顏良都被敵軍斬首。 文丑更是被直接擊退,返回了后軍。 而就在這個時候,麹義又親自回來,帶給了袁紹和曹操一個極度不妙的消息。 泰山軍的臧霸臨陣投敵了。 而臧霸在投降之后,又驟然反戈一擊,引領著漢軍的文聘殺死了曹操手下的樂進。 曹操一聽樂進戰死,當場臉色就變了。 他此刻甚至有想哭出來的沖動,但礙于三軍將士在場,故而只能是硬生生的憋住了。 相比于曹操,袁紹則更是失態。 他的臉色煞白,然后突然又重重的咳嗽了幾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