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土著邊界理論-《銀河系殖民手冊》
第(2/3)頁
受到日之石覆蓋范圍的限制,高山部落的總人口始終無法突破2000人的水平。如果把國家比作一個企業的話,高山部落就是一個典型的國家中的“個體戶”。
對于這種總規模受限的“個體戶”而言,它的“員工”數量根本遠遠達不到自身的“企業邊界”,因此對于這種“個體戶”而言,最主要的工作不是降低內部管理產生的效率損耗,而是盡可能提升現有的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效率。
因此過于復雜的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對于一個人口總數存在天然天花板的土著部落來說,完全是多余的存在。也就是說在高山部落,與其制定什么紀律規矩,完全不如放開了,讓每一個土著個體盡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效率更高。
因此哪怕一個現代人穿越回原始社會,向他們傳授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科學的規章制度,這種管理經驗也會很快被拋棄,因為先進的管理經驗在這里沒有存在的意義。
高山部落就是一個粗放式管理的獨裁原始部落典型,總體上就是實行簡單的三級垂直管理架構。王、薩滿以及王直屬的天神護衛組成了社會的第一級架構,狩獵小隊長們組成了社會的第二級架構,而普通族人就是最低的第三層級架構,非常簡單粗暴。
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
不存在的!
一個高山部落土著從出生開始,就不曾被灌輸過任何組織和紀律的概念,甚至他們現在的語言里都沒有任何與組織紀律有關的專有名詞。
對普通土著而言,在山上就是聽王的領導,在山下聽狩獵隊長的指揮,如果王和隊長都不在,那就更簡單了——誰拳頭大聽誰的。甚至連王和隊長本身,歸根結底也是土著們用拳頭選出來的。
王和隊長說要沖,大家就各自想辦法向前沖;王和隊長說要跑,大家就各自想辦法向后跑;王和隊長說要突圍,大家就各自找個方向使勁逃。一個土著團隊的戰斗力,完全取決于團隊中土著的個體戰斗力和團隊領導者的個人判斷力。
按照陸洋對自己領導力和判斷力的評估,在他指揮下天神小隊就應該是一個“夜鬼推土機”:
在面對畏懼光明的夜鬼和夜行生物時,隊伍中間負責提供照明的土著們會互相配合,小部分人用應急燈照亮小隊四周,大部分人用手電筒不停向四周無死角掃射,屏退四周絕大多數危險;與此同時,外圍戰斗小隊則結成整齊隊形向前有序推進,自己和雪風作為遠程炮臺,就可以在隊伍的正中心安逸輸出。
這么一個攻守兼備的隊伍,就算正面遭遇夜鬼大軍,也可以如同常山趙子龍一樣進退自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