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無主網絡-《銀河系殖民手冊》
第(1/3)頁
陸洋通過樂園設計師,已經知道了銀河聯邦大災變的具體時間,大概就在晨曦陷入睡眠之后的兩年左右。因此晨曦中記錄的銀河聯邦相關信息,在時效性上大概率還都是靠譜的。
它說這個恒星系沒有什么開發價值,也沒有被銀河聯邦系統開發過,同時也不能進行星際傳送,這些應該都是事實。
晨曦進行星際傳送的具體原理,陸洋很久以前就了解過。
由于宇宙中的每一個天體都是動態的,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相對運動,天體之間的相對時間流速和相對位置隨時都在發生變化。
根據廣義相對論原理,引力能夠扭曲三維時空的結構,當天體的三維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時,其互相之間引力,會導致其四維空間坐標發生更加復雜的二階變化。
晨曦的星際傳送功能,需要對空間結構進行極為精細的操作,甚至在以光年計量的傳送尺度上,都不允許出現微米級以上的誤差。
這不僅需要龐大的算力,還需要整個星球極其精確的資料。
因此銀河聯邦想要將某個未知星球登記在“空間躍遷計算主機”的資料庫中,需要提前向其投放特制的傳送信標,登記其星球的精確傳送參數。
除了少數特制的探險用星際飛船之外,絕大多數銀河聯邦民用飛船和傳送工具,都不具備不定向傳送的能力。這也是為什么,晨曦沒法傳送到未登記在本地資料庫中的行星。
而這顆發出銀河網絡信號的恒星系、就是獵戶座懸臂中沒有被晨曦登記的眾多星系之一。
但畢竟晨曦的本地資料庫記載并不全面,它也不能確定,這顆行星有沒有被其它計算主機或者被銀河主網所登記。
而陸洋這時又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這個恒星系,有沒有可能有個空間站,甚至戴森球一樣的東西存在?”
晨曦再次否定了這個猜測:“首先,銀河聯邦一般不使用戴森球這樣落后的、不經濟的能量生產技術。至于超大型空間站的建設,也需要事先在銀河聯邦進行備案。但本機不排除目標星系存在中小型空間站存在的可能。”
“銀河聯邦的中小型空間站,一般是多大?”
“根據通行標準,空間站可居住面積達到月球表面積的93%以上,一般就被認為是大型空間站,否則就算是中小型空間站?!?
好吧……銀河聯邦的中小型空間站,看起來可一點也不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