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想啊,一個醫生,學習的巔峰時間就那么幾年,那么他學習的時間也就那么幾年。他們的思維也大多會固定在那么幾年。” “這種理念和思維習慣,可能在當時是最好的,但是過了幾年,十年,甚至十幾年二十年三十年了?” “理論終究還是會過時的。” “所以更新理念是必然的,而要更新理念,必須要科研和臨床并重,否則就是只會寫文章的紙上談兵,或者一個單純的工匠。重復重復又重復。” 黃悠悠似乎覺得自己說得有點多,趕緊又道, “這些都是我老師給我入門時的尊尊教誨,我就原封不動地幫來了而已。” “科研肯定很重要,但是臨床也不能落下。” “還有就是有人總結過一句話嗎。” “醫術的劃分,雖然在明面上并沒有任何級別和等級評估。” “只有我們內行,才是可以感覺得到的。” “這么說吧:如果一種話講一輩子,那么這輩子就這樣了。勉強叫入門。” “一句話講十年后,改了說法,那證明他的水平還可以。至少可以知新。” “一句話講五年,那么他的潛力和水平絕對都是特別好的。可以算登堂入室。” “如果說的話,五年內,有可能有改變,那么他就跟上了最頂級的水平,可稱作大家之言。” “可這只是說,也就是重復別人的話。” “還有另外一類,如果一個人說的話別人從來沒說過,然后又被所有人說,只要持續五年,那么他就是大牛。” “若是可以持續十年,可以算國內執牛耳的人。” “若是能夠參與指導指南進行更新,那么就是專業內的標桿級人物。” “若是能夠影響和改變指南更新,那么。那可能就是巔峰了。” 黃悠悠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 陸成最開始不以為意,后面漸漸地聽得他微微有些向往。 這種向往讓他偷偷問了一句:“那師姐,咱們醫院,現在最牛的教授,你覺得是哪個級別?” 黃悠悠想了一圈,眨巴眨巴眼說:“據我所知,可能,就只存在有那種大牛吧。執牛耳的都少之又少,以前肯定是有過的,但現在?” “但這也是特別厲害了,至少,快趕上評院士的水準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