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腦抑制-《納米崛起》
第(3/3)頁
如果人腦和電腦的內存差不多,那超憶癥患者絕對要變成植物人。
而大腦抑制劑的效果,就是壓制信息的記憶(即信息輸入量),降低大腦整體的活躍度。
再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重新整理大腦記憶。
這也是黃修遠正在做的事情,對于那些生活中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吃喝拉撒,進行遺忘和模糊;對重點的記憶,進行分門別類。
大腦中的遺忘細胞,分泌出特定的多巴胺,開始擦除那些無關緊要的記憶;而那些普通記憶,則進行模糊處理,相當于高清圖降低像素。
連續三天時間,他除了吃飯洗澡,就呆在宿舍里整理記憶,經過初步的整理,有將近60%的記憶被擦除,30%被模糊化,剩下10%的精華記憶,獲得重點保留。
而且黃修遠還初步完成了一個記憶框架,這是來自2057年的技術。
在那個時代,人可以通過納米芯片的輔助,在大腦中形成一套記憶管理系統。
盡管他大腦中沒有納米芯片,卻可以通過心理暗示,自我形成一套粗糙的記憶管理系統。
這或許是因為未來的記憶中,本身存在記憶管理系統,讓他陰差陽錯繼承了這個能力。
通過記憶管理系統,在大腦中的記憶區域,劃分了情感儲存區、本能儲存區、日常儲存區、科技儲存區、待處理儲存區、垃圾遺忘區。
待處理儲存區的作用,就是用于超憶狀態時,避免失控的記憶,沖擊其他腦區。
而科技儲存區的作用,則采用了思維導圖式的儲存方式,減少表層記憶的堆砌,讓記憶呈現層次分明的分布。
由于這個意外之喜,黃修遠重新調整了大腦抑制劑的劑量,將藥物濃度稀釋到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降低藥物濃度,好處是減少耐藥性,估計可以將有效期,提升到24個月左右。
暫時解決了超憶癥問題后,黃修遠站在宿舍的窗口旁,不遠處的草坪和橡樹上,覆蓋了一層積雪,他目光有些出神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