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納米崛起》
第(1/3)頁
其實英特爾的32納米級酷睿i7,在今年一月份就正式推出市場了。
這一次七月份的發(fā)布會,發(fā)布的酷睿i7,是32+納米級別的改進版。
黃修遠打完電話,在筆記本上直接翻墻出去,找到了英特爾的發(fā)布會視頻。
英特爾總裁保羅歐得寧,在發(fā)布會的表情既亢奮又夸張,仿佛勝券在握一般。
“先生們!女士們!時隔七個月時間,我們公司再次革新了芯片技術(shù),讓酷睿i7的性能獲得更進一步……”
在發(fā)布會的最后,保羅歐得寧握緊拳頭:“我們將在今年年底,推出28納米工藝的芯片,硅谷仍然是世界半導體的核心,其他不成熟技術(shù),在未來二十年內(nèi)不會成為主流。”
顯然最后的話,是在提醒市場的投資者,也在貶低燧人系為首華國半導體,表明英特爾為首的硅谷,仍然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芯片技術(shù)。
在德州停留的蔣海霖,此時也來到黃修遠辦公室內(nèi)。
“董事長,英特爾來勢洶洶,我們是否要做出應(yīng)對”
黃修遠目光古井無波,平淡地說道:“讓子彈飛一會,牙膏廠還是有不少技術(shù)儲備的。”
“哦難道28納米還不是他們極限”
知道英特爾的一些底細的黃修遠,解釋了一下:“他們儲備的技術(shù),應(yīng)該在22~24納米左右,估計目前正在研發(fā)16~18納米左右。”
“那豈不是和我們差不多”
燧人系的龍圖騰,目前擁有的芯片加工精度,就是20~22納米左右,而伏羲CPU芯片的設(shè)計精度,也是基于20~22納米精度來的,而不是外界猜測的40納米。
雖然20~22納米級別的緇衣—2,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晶體管加工速度上,只有緇衣—1的46%左右,用來生產(chǎn)芯片,也是勉強及格。
而14~16納米級別的緇衣—3,在三個月之前,就進入了研發(fā)階段。
整合了國內(nèi)精密儀器企業(yè)后,燧人系在精密儀器的研發(fā)力量,獲得了空前的膨脹。
雖然研發(fā)過程中,依舊存在不在少數(shù)的問題,但是在研發(fā)進度上,基本和光刻法的工藝精度持平了。
非常清醒的黃修遠,提醒蔣海霖一下:“別小看對方,畢竟是積累了幾十年的半導體巨頭,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是我夜郎自大了,看來要在內(nèi)部開展一次戒驕戒躁的培訓交流,免得疏忽大意,讓西方半導體有機可乘。”蔣海霖說完有些慚愧。
黃修遠面帶笑意:“你可以清醒過來,我非常欣慰,作為企業(yè)的管理層,可以不會技術(shù),也可以不會能言善辯,唯獨不能狂妄自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