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納米崛起》
第(2/3)頁
很快他就見到了幾個老熟人。
“咦這不是海哥嗎”一個穿老舊襯衫的干瘦老農民,放下手上的鋤頭。
陳大海穿著拖鞋,一邊走一邊問道:“阿盛,你的田咋到這邊了”
脫下草帽的林兆盛,喘了一口氣,打開水瓶說道:“重新分配了,說集中起來方便管理。”
“最近有去賣菜嗎”
“沒有了,都給菜市場和超市收去了。”
陳大海一愣:“新貴嶼農貿市場和美好時光超市他們要你們的菜”
“要,不過要合格,不能隨便亂打農藥,他們檢測太麻煩了,被查到農藥殘留就不準上市,連去擺攤街擺攤都不給。”林兆盛坐在地上,一邊煽風一邊抱怨起來。
事實上,新貴嶼廣場內部,包括農貿市場、超市、商店和擺攤街,都要豐民農業的檢測合格報告,才允許農產品在新貴嶼廣場銷售。
雖然林兆盛嘴上抱怨麻煩,但是實際上卻口嫌身直,因為新貴嶼廣場的采購,不僅僅量大,而且價格也不錯。
他是根據合同生產的,專門給新貴嶼廣場供應絲瓜和黃瓜。
現在住了兩萬多人的新貴嶼廣場,每天需要的蔬菜水果不在少數,等二期開發好,又有兩萬多人入住,這邊只會越來越繁榮。
自耕農的菜地,可以在豐民農業那邊拿到種植訂單,這個價格是相對固定的,拿到訂單后,農民根據豐民農業的要求種植合格農產品。
只要收購時,農產品檢測合格,就會貼上豐民農業的合格標簽,送到專門的商店、超市和檔口。
就算是遇到天災,豐民農業也會根據合同,進行集中投保,從而減少天災帶來的損失。
陳大海在陳家村,也是一直在種菜,他看了看瓜棚上的黃瓜:“他們多少錢收”
“黃瓜6毛一斤。”
“6毛錢一直這個價”
“那當然,市場賣10塊一斤也好,1毛一斤也好,他們都是6毛錢收。”
陳大海盤算一下,發現這個價格不錯,雖然市場價有時候會上八九毛,但是普遍在三四毛居多。
收購價格穩定,如果遇到天災減產絕產,豐民農業還會根據合同,通過計算蔬菜單位畝產,最后補償30%。
這錢通常是由于保險公司承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