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納米崛起》
第(2/3)頁
對此他倒是沒有什么意外,畢竟此一時彼一時,任何戰略的制定,都會因為當時情況的不一樣,而產生不一樣的變化。
這一次煤改氣的方案,不再是用進口天然氣替代本土煤炭,而是用煤炭直接提煉甲烷氣、液化氣之類,作為天然氣使用。
目前各大煤炭集團,正在討論引進藍星礦業的技術,實現煤氣化的產業升級。
黃修遠已經授權李飛揚上去發言,授權給各大煤炭集團,這自然沒有什么大問題。
雙方很快就達成初步的合作備忘錄,具體細節私底下再進行深入談判。
黃修遠也發表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根據煤改氣的戰略布局,國外的天然氣是可以進口,但是他建議要進行嚴格把控,將進口氣源的整體比例,控制在總消費量的20~30%左右。
同時進口漠北的煤礦,在蒙區設立提煉工廠提煉燃氣,通過燃氣管道,供應華北地區使用。
而南方地區,同樣采購進口煤礦,作為煉氣原材料,供應東南沿海的燃氣。
國內的煤礦封存一部分,一部分保持生產力,預防國際市場的供應不穩定。
各燃氣公司做好生產預案,必須保證180天左右的原材料庫存,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
參與會議的不少智庫學者,也贊同黃修遠的這個方案,國際煤炭和天然氣可以進口,但是提防也要有。
對于黃修遠的戰略目光,上面還是非常相信的。
討論了半個多小時,大體戰略被確定了下來。
煤改氣和油改氣,環保只是一個次要因素,真正的目的,是搶奪國際能源的話語權。
比如現在計劃進口的露西亞天然氣,其實就是當做在扶貧,免得毛熊被餓死。
至于澳洲煤礦、東南亞煤礦,同樣是扶持當地的策略之一,一旦完成煤改氣和油改氣,國際能源市場的威脅,將被間接瓦解。
將3億噸燃油砍了,其他化工、瀝青之類,國內的石油產量,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雖然完全砍掉3億噸燃油,短時間內不太可能,但是只要國內燃油消費量,下降到1億噸左右,基本就是安全線了。
到時候,不管是西亞狗大戶,還是北非油老虎,或者露西亞的石油寡頭、米國頁巖油,你們可以盡情的提價,漲一毛采購價算我輸。
如此一來,進口煤炭和天然氣的主導權,就在國內企業手上,你國際市場敢提價,我就敢不采購。
緊接著聯合集團的羅拓,提出了一個合作方案,那就是氣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