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納米崛起》
第(1/3)頁
復合型立體玻璃光盤的初稿定下后,該產品的正式編號被命名為“璃龍—4”。
張維新立馬和產業設計人員,討論設定適合的儲存容量。
雖然理論上,璃龍—4的設計方案,可以通過不斷疊加,提升儲存器的整體儲存容量,但是每疊加一層,也意味著成本增加一倍。
因此在考慮儲存容量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一下成本,盡可能做到性價比。
根據目前市面上手機內存(ROM)的情況,三星和蘋果都有64G的版本,而龍圖騰、華為、中興等國產手機,同樣是處于64G內存+12G運存的階段。
因此璃龍—4的最低版本,應該是3層,即72G。
張維新和龍圖騰的產品設計人員討論后,又和市場調研部門溝通一番,最終確定了力量—4的低中高三個版本,分別是3層疊加72G、6層疊加144G、10層疊加240G。
另一邊。
黃修遠和陸學東、苗國忠等人,并沒有停下腳步,應用在璃龍—4上的復合型立體玻璃光盤技術,可不僅僅應用在儲存器上。
我們電腦上的硬盤、內存,和手機上的內存、運存,按照業界的劃分,電腦硬盤、手機內存是ROM(只讀儲存器);而電腦內存、手機運存是RAM(隨機存取儲存器)。
或許很多人看到ROM的中文翻譯名——只讀儲存器,會感到一頭霧水,只讀儲存器顧名思義,就是只能讀取的儲存器,不能刪除和刻錄。
這個理解不能說錯誤,因為早期的ROM儲存器,確實只能讀取,不能隨意刻錄和刪除,就和初代的玻璃光盤一樣。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ROM儲存器已經具備了讀取、擦除和刻錄的功能,即EPROM、EEPROM。
只是業界沒有修改命名,一直延用了ROM的叫法。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手機內存可以刪除、錄入數據,因為它們都是EPROM、EEPROM儲存器,而不是古早時代的ROM。
兩個多星期后。
實驗室內。
眾人已經做了一小批的單層的復合型玻璃光盤,此時正在進行讀取速度的測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