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納米崛起》
第(2/3)頁
實驗室內,一個科研小組給黃修遠演示了金納米棒的醫療應用。
一頭患了早期肺癌的白豬,被打麻醉劑后,被注射了結合了定向靶劑的金納米棒。
在電子顯微鏡下,金納米棒是一種長度15納米、寬度3納米的微型顆粒物。
當定向靶劑帶著金納米棒顆粒,隨著血液循環,進入白豬的肺部時,這種定向靶劑是一種擬態氨基酸物質,癌細胞專門吸收這種擬態氨基酸,順帶將那些金納米棒也“吃”進去。
電腦上,研究員啟動近紅外光照射系統,頓時白豬身上顯示的類CT造影畫面,其中一部分區域閃爍著光點。
之所以出現這種造影畫面,那就是因為金納米棒對近紅外光非常敏感,很容易產生光反射,而普通的細胞組織,卻不會散射近紅外光。
低功率的近紅外光,就可以產生非常明顯的光反射造影效果,而且比一般的腫瘤造影準確和清晰,又不容易傷害到患者身體。
造影畫面上,黃修遠可以清晰的看到盤踞在白豬肺部的惡性腫瘤細胞。
如果僅僅是不傷身的造影,還不足以讓一眾研究員如此重視。
這涉及到金納米棒的另一個物理特性,那就是超高的光熱轉化效率,一旦功率相對比較高的近紅外光,照射在金納米棒上,金納米棒就會將光轉變成為熱量。
那這種物理特性,有什么用處呢?
答案是精準滅殺體內的癌細胞。
實驗臺上,一束近紅外光照射在白豬身上普通細胞組織,最多就感覺到微微溫熱,并沒有什么傷害。
但是那些吞噬了金納米棒的癌細胞,卻仿佛烈火焚身一般,瘋狂吸收近紅外光的金納米棒,將這些光迅速轉變成為熱能,將本身的溫度提升到幾百攝氏度。
這個溫度對碳基生物的細胞,足以產生毀滅性打擊。
白豬體內的肺癌細胞,一個個被燒死,而金納米棒也很快瓦解成為金原子,失去了高光熱轉換率的納米棒結構。
經過二十分鐘的滅殺,白豬肺部以及擴散的癌細胞,都被絞殺殆盡,通過多重增強CT的掃描,眾人可以清晰的看到造影畫面中,那些代表癌細胞都位置,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細胞變質。
莫思遷向他小聲的介紹道:“董事長,我們在金納米棒的動物實驗中,無論是特殊細胞造影,還是定點光熱滅活,都有非常完美的效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