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納米崛起》
第(2/3)頁
剛剛開春不久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此時草地上,僅僅冒出了草芽,牧民這個時間段是不會放牧的。
往年這個時間,牧民們都要計算好儲備的草料,如果不夠牛羊吃,就要及時去采購草料。
今年情況有了一些變化。
北大荒集團、豐民農業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承包了一大片沙地、半荒漠。
隨著輸水管道向呼倫貝爾大草原延伸,這里的沙地、半荒漠,都被改造成為了牧草場、農場。
距離邊境不遠處,本來這里是一片戈壁灘,小鎮里面的牧民就三百多戶人家。
自從豐民農業入駐這個邊塞小鎮,這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條巨大的輸水管道,從小鎮不遠處經過,跨越邊界線進入漠北的東方省。
而輸水管道的經過,給當地帶來了充足的水資源,戈壁灘被改造成一連串的大農場。
為了方便管理,北大荒和豐民農業都是采取集中規劃,農場區、牧區、自然區都劃分得一清二楚。
邊境小鎮附近的農場,主要種植大麥和大豆,大型農機已經在農田上作業著。
原來的牧民,要么選擇給豐民農業打工,要么繼續從事養殖,或者搞一些邊境貿易。
剛剛大學畢業一年的李彬,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工作,他大學的專業是生態養殖,剛好遇到豐民去校招,便被忽悠到這塞外的戈壁灘上。
一開始,他還一些不習慣,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看著眼前的荒漠戈壁,被一點點改造成為農田。
而集團在附近修建了大型的養殖場,專門養殖安格斯牛和呼倫貝爾黑牛。
安格斯牛是全球比較著名的肉牛品種,而呼倫貝爾黑牛則是豐民農業自己培養的雜交品種,這個品種是經過精挑細選后,從十幾個雜交品種中脫穎而出的優良肉牛。
李彬就負責管理這兩千多頭安格斯牛,和四百多頭呼倫貝爾黑牛。
剛剛從十幾頭公牛那里,獲得了15份牛精,他將試管放入專門的冷凍儲存箱里面。
一旁的助手,在平板電腦上,記錄了一系列數據,為了打造自己的育種體系,培養多元化的養殖品種,豐民農業投入了不在少數的資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