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納米崛起》
第(2/3)頁
李軒繼續說道:“在靈活性上,就算是兩棲攻擊艦,都比不上飛鵬級,如果可以配備10艘飛鵬級,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一個機械旅投送到萬里之內。”
“10艘?”
“這個規模有點小了,配備30艘左右吧!”
“30艘太多了,15艘左右比較適合。”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倒是李軒,他沉默了片刻后,開口說道:“其實我們常備10艘就足夠了,別忘了飛鵬集團也會采購一大批,我們完全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借用他們的飛鵬級運輸船。”
“咦?這也是一條路子。”
“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估計飛鵬集團會配備不少。”
按照飛鵬集團的遠景規劃,他們計劃在2015年前后,在國內沿海地區,投入20~30艘飛鵬級運輸船,用于運輸快遞、水果蔬菜和海產品之類。
國內從北到南的海岸線,長度大約在4000公里左右,就算是從湛江徐聞縣運輸菠蘿,前往大連港,也才3090公里左右。
1噸菠蘿的運輸費用是186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1.86元。
而飛鵬集團對于大宗的農產品,有6折優惠,對農產品有非常大的幫扶作用。
同樣從三亞空運到大連,價格在每公斤兩塊錢起步,這還是重量500公斤以上的報價,航空公司通常采用重量階梯價格,有最低收費標準。
在成本競爭力上,航空公司還真沒有辦法和飛鵬級地效運輸船競爭,雙方在百公里綜合成本上,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
如果不是地效運輸船存在顛簸感,不能運輸乘客,民航在沿海地區就不用搞了。
另外飛鵬級對停泊的港口、沿海城市,其配套的基礎設施要求,本身不需要太高。
就算是沙灘和淺海,同樣可以實現上下貨物,不需要配備專門的機場、港口。
這個特點,對于那些囊中羞澀的城市或者特殊地區,可以有效減少他們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
比如在三沙市的各個島嶼中,本來很多島嶼就面積不大,如果再專門修建一個港口或者機場,那就明顯有些浪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