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納米崛起》
第(2/3)頁
時光信息同樣也是差不多,國內市場飽和,國際市場開拓相對滯后。
各個子公司中,凈利潤最高的燧人材料,這個全球最大的納米材料和特種材料供應商。
默默無聞的燧人材料,才是最賺錢的公司,凈利潤高達80%左右。
同樣默默無聞的刺槐蟻公司,也是凈利潤非常高的公司,主管和協管的相關企業,多達467家之多。
飛鵬集團則是燧人系中,今年虧損最大的公司,龐大基礎設施投入、訂購地效運輸船和運輸機之類,全年戰略虧損了2436億。
最年輕的神農集團,則是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子公司,單單是豬瘟疫苗、金納米棒光熱刀設備這兩項,去年就盈利了135億。
蔣海霖喝了一口茶后,向他解釋道:“飛鵬集團的虧損在意料之中,但是我們必須繼續投入。”
“我理解。”黃修遠也沒有責怪飛鵬集團的虧損。
戰略虧損是投資未來,就好比當年不列顛和高盧、比利時聯合開發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這種項目短時間內,基本沒有辦法盈利,但是對未來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飛鵬集團投資的西南超級公路、瓊州海峽海底隧道、東部懸空輕軌網、地效運輸碼頭、地效運輸船和大型運輸機。
可以保證飛鵬集團和燧人系在未來幾十年內,實現快速高效的物流運輸,潛在的經濟效益,有十幾萬億以上。
林百杰繼續說道:“修遠,我和偉常那邊討論過了,今年分紅900億,年終獎380億。”
一聽到這個數字,黃修遠就算出了單股分紅:“平均每股1.5元嗎?”
“是的。”林百杰點了點頭。
今年燧人系的內部虛擬股,進行了全面整合,收回了子公司的虛擬股,全部替換成為總公司的虛擬股。
目前激勵出去的虛擬股,一共是600億股(包含2012年新增的虛擬股東),占燧人公司總股數的12%。
黃修遠思考了一會,吩咐道:“要加大激勵,不僅僅科研人員要加大,對于杰出的基層員工,特別是偏遠地區、駐外員工、一線危險崗位、特殊貢獻,要加大虛擬股的激勵。”
“可以,我贊同。”林百杰點了點頭。
加大虛擬激勵,對于黃修遠而言,是一種變相的讓利給員工,作為員工的林百杰、蔣海霖等人,自然不會自己坑自己。
黃修遠又提出了一個事情:
“另外,員工代表會和董事會,也要盡快發展起來,我們要拋棄英雄歷史觀,逐步從我個人為中心的企業模式,過渡向董事會和員工代表會為中心的企業模式。”
“這……”林百杰有些意外,也有些遲疑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