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納米崛起》
第(2/3)頁
短時間內,出現如此龐大的增量,肯定只有可控核聚變可以做到。
因此黃修遠和戰略智庫,才得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出現,最多只能保密5~10年。
黃修遠和秦勵章那邊商量了幾次,打算繼續加強保密,也加大假消息的釋放,達到混淆視聽的計劃。
另一邊,他也在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盡可能在5~10年內,實現航天技術的大步跨越發展。
3月17日。
又傳來一個好消息。
黃修遠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德州產業園,磨磨蹭蹭了一年多的常溫超導體技術,終于獲得了突破。
之前的超導體,常溫超導體的溫度,一直被卡在零攝氏度附近。
經過一眾研究員的努力,常溫超導體的超導溫度,達到了42.8攝氏度的級別。
看著的工作臺上,那銀灰色的電纜裸線,研究員接通電源后,檢測出來的電阻,只有一連串的零。
黃修遠贊嘆到:“這才是真正的常溫超導體。”
之前的零度超導體,只能算亞常溫超導體,現在這種可以在42.8攝氏度以下,保證超導特性的超導體,才是真正的常溫超導體。
黃修遠接著問道:“目前成本多少?”
負責人思考了一會:“深加工后的綜合成本,和銅導線差不多,如果大規模生產,還可以稍微便宜一些。”
他在平板上,翻了翻相關的報告。
改良版的常溫超導體,雖然應用了大量的納米技術。
但整體的原材料,相對銅而言,便宜了非常多,唯一比較貴的原材料,是微量摻雜的鑭元素。
盡管鑭元素是稀有元素,但得利于燧人系先進的元素提煉技術,加上廣闊的控制區。
目前藍星礦業儲備了5771噸鑭,而地質儲備更是高達幾千萬噸以上,當然地質儲備的開采條件非常不友好,一邊不會大規模開采。
鑭元素在新型常溫超導體的應用中,摻雜比例并不高,平均每生產1噸常溫超導體,需要消耗0.243公斤鑭元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