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納米崛起》


    第(2/3)頁

    之前雄鷹航天和航天科工的散熱方案,是采用激光推進器,一邊消耗多余的熱量,一邊作為動力,可以一舉兩得。

    這套方案最典型的應用項目,就是星盤通信系統,運行在近地軌道210~370公里之間的星盤危險,將這個方案用得爐火純青。

    但是這種激光輻射散熱方案,也不能將衛星內部的熱量,百分百散發出去。

    特別是電路、芯片中釋放出來廢熱,雖然可以通過溫差發電模塊,回收一部分,但仍然有一部分殘留。

    因此航天器內部,都配備了一個氫海綿吸熱罐,可以用氫海綿中的氫吸熱,然后將高溫氫氣送入激光推進器中,作為推進器工質使用。

    這個方案麻煩的地方,就是要定期更換氫海綿罐。

    幸好現在大中華區在航天領域,已經可以做到近地軌道3~8萬噸/年,同步軌道0.5~1.5萬噸/年,月球軌道0.2~0.7萬噸/年。

    這個年有效載荷,在當前的航天發展中,已經處于高度領先的地位,有相對充沛的有效載荷,定期更換航天器的一些耗材,也是可以選擇的。

    但現在有了常溫超導體,航天器的散熱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小,而且可以提高航天器的電利用率。

    要知道,當前的電能綜合利用率,已經被人類開發的極致,接下來別說1%的提升了,就算是0.1%的提升,都困難重重。

    而常溫超導體的實用化,可以將系統的綜合電能利用率,提升8~15%,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一個不亞于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可控核聚變讓人類獲得充沛的能源,而常溫超導體,則讓人類的電能利用率,提升到極致。

    在黃修遠看了,人類不僅僅要獲得更多的電能,也要充分高效的利用電能。

    如果本土的輸電線路,都改造成為常溫超導體,就算是當前的發電量不變,也會多出1.4萬億千瓦時的電能。

    更何況整個大中華區內,隨著各大電網通力合作,將一部分落后地區的小電網整合后,整體年發電量已經達到了18.7138萬億千瓦時。

    半天的電能無效損耗平均在11%左右,但東南亞地區的電能無效損耗,卻平均在15~25%左右。

    其他的東北亞、大洋洲,也有7~12%的無效損耗。

    電網的無效損耗,不僅僅浪費能量,也加大了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

    如果可以將這部分無效損耗利用起來,相當于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可以壓低20~30%左右。

    什么是革命性的技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