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納米崛起》


    第(2/3)頁

    在航天城的航天員培訓中心,張鎮海向他介紹了三名航天員。

    黃修遠和程存武握手后,嚴肅地問道:“你確定要親自上去?”

    “是的,我必須親自去一趟。”程存武堅定不移的回道。

    對此黃修遠只能勉勵幾句:“存武,雖然我們的運載火箭非常安全,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只能祝愿你們平安過來。”

    程存武露出一絲笑容:“一定,我還要完成電場合成的理論整合。”

    這一次程存武選擇前往月球,主要就是為了驗證電場合成技術,在藍星的引力環境下,很難模擬微重力環境。

    而程存武和謝清等人研究出來的電場合成技術,最重要的應用場合,就是外太空化學工業。

    作為電場合成技術的領軍人物,程存武、謝清等人,經過幾次激烈的爭論后,程存武還是決定自己去一趟月球。

    上個月,文昌航天城就利用一個發射窗口,將兩套電場合成設備送上了月球。

    一套安裝在蟾宮空間站,一套安裝在廣寒宮基地。

    由于目前在月球服役的宇航員中,沒有專業的科研人員,要在無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復雜的實驗,還真的力有不逮。

    本來黃修遠是不建議程存武等人上太空的,但是要快速完成微重力環境下的電場合成技術驗證,必須要有資深的研究員上去。

    而現在上太空,對于人員的身體素質,有明顯的要求。

    沒有經過訓練,年齡又超過三十五的不合適;而年輕一輩,有身強力壯的,卻沒有足夠的知識。

    在電場合成項目的三名核心研發人員中,謝清身體薄弱一些,而熊玲惜是女性,更不適合上外太空。

    最后只有程存武這個最佳人選,符合身強力壯,又有科學素養。

    黃修遠和程存武等幾名宇航員,在培訓中心聊了一個多小時,他一直在關注著電場合成技術的發展。

    這個技術,在黃修遠未來的記憶中,也沒有出現過,被整合起來的大中華區,隨著新一代科研人員的成長,以及燧人系的刺激,爆發出巨大的潛力。

    如果黃修遠沒有改變這一切,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國內的科研實力,最多只能勉強抵抗西方科學界。

    而現在,歷史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