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納米崛起》
第(2/3)頁
比如大米面粉這類的糧食,每人限額購買,例如2015年的內部個人購糧額度,是375公斤。
如果超量了,那要怎么辦?
這個時候,華元的作用就出來了,如果商品不夠使用,那就可以使用華元進行補充性購買。
但黃修遠知道,就算是真正的大肚漢,干吃白米飯,一年也吃不了375公斤的大米。
利用5臺百萬兆級的超算,以及37萬名統計分析員,在超級內循環體系中,實現了4500種主要商品的定額定價和生產調配、57148次要商品的粗略調控。
特別是在糧食、蔬菜水果、蛋奶肉魚、副食品、水電、燃氣、五金、電器、電子產品、房屋、車輛這些主要商品上,價格和生產力基本已經被鎖定。
教育、醫療、養老獲得根本解決。
在這樣一個體系中,民眾的需求被內部生產力滿足了,那他們花費出去的華元,將變成極小部分。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將華元逐步邊緣化。
就算是手上拿著幾百億華元又如何?因為這些錢,只能小額使用,超過一百萬華元,就需要外循環委員會的審核。
實際上,外循環委員會也是今年剛剛設立的秘密機構,對外名稱叫貿易調節協會。
這個機構和內循環委員會,其實是一體兩面,外循環委員會可以動用內循環委員會的數據,他們本身的也有5臺百萬兆級的超算,不過統計分析員的數量,大概只有5.8萬人左右。
當然外循環委員會和內循環委員會,并不是在單打獨斗,他們背后的國企、燧人系企業、集體企業,都連接在一起。
加上各個行業協會的數據和人員支持,基本可以做到整體聯動,互相配合。
要收拾其他地區和企業,憑借現在被整合起來的力量,加上技術優勢,如果進行正常的商業競爭,誰來都是死路一條。
對于本土的個體戶、小工商業主、微小企業,外循環委員會有專門的保護措施,也鼓勵這一部分民眾,甚至還制定了非常全面詳細的扶持計劃。
對于中大私企,外循環委員會雖然暫時沒有動他們,卻也一點點通過內循環,將他們可以獲得的消費力、生產力、生產資料,一點點掏空。
黃修遠將這個計劃,稱為“雙重貨幣的虛實轉變”,即內部允許兩種貨幣同時存在,又不允許這兩種貨幣互相兌換,然后將其中一種貨幣的價值,削弱到極點,到達間接廢除貨幣的目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