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納米崛起》


    第(1/3)頁

    突如其來的太陽風暴,打亂了NASA和中華航天局的節奏,雙方只能被動做出應對。

    人類還太脆弱了,科技水平也沒有達到一級文明的程度,就算是個別科技超強的大中華聯邦,綜合實力也頂多達到0.94,距離一級文明還有一段距離。

    現在人類連母星內的地震、火山、氣候,都沒有百分百硬抗的方法,就更別提太陽風暴這種宇宙災害了。

    一旦太陽風暴的強度超過12級,對于沒有磁籠保護的航天器而言,只能依靠本身的保護層和三倍冗余系統硬抗,扛不住就變成太空垃圾。

    這也是NASA重建空間站時,仍然選擇在近地軌道區域的重要原因。

    如果將諾亞方舟號布置在藍星的同步軌道,或者藍月之間的拉格朗日點L1,那諾亞方舟號就失去了藍星的磁籠系統,防護系統要復雜一倍以上。

    在太陽能電池板、核電池技術、激光散熱技術、溫差發電技術、常溫超導體技術上,NASA全面落后于航天科工。

    如果NASA要建造一個人工磁籠,單單是人工磁籠系統的重量,至少需要達到250~300噸。

    而且由于核電池的散熱技術不行,一旦在空間站上大量使用核電池,不僅僅成本會暴漲,核電池釋放出來的廢熱,必須定期使用介質吸熱。

    航天局的情報分析辦公室,就做過跟蹤調查,以目前NASA的技術水平,要維持一個人工磁籠系統,每月必須拋棄吸熱介質8~12噸,才可以保證內部的廢熱被遏制下來。

    每個月拋棄8~12噸吸熱介質,就算是航天局擁有特殊機制,都扛不住這樣消耗,NASA還是洗洗睡吧!

    所以不是NASA不想建設同步軌道空間站、拉格朗日點空間站,而是臣妾做不到。

    當然,不搞磁籠保護,直接裸奔也可以。

    就是要好心理準備,空間站隨時可能被太陽風暴干廢,上面的宇航員估計要直接罷工了,或者問候諾亞會一眾董事的全家。

    就像這一次,一次12.4級的太陽風暴,就摧毀了好幾顆衛星。

    NASA現在又傷不起,只能將一部分有效載荷挪用,用在加強防護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年總有效載荷,顯得更加捉襟見肘了。

    這一邊,NASA在傷腦筋。

    而廣寒宮基地這一邊,石克己、李建先倆人的勘探工作進行到了第六天。
    第(1/3)頁